汉语大全>八年级历史教案>2013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岳麓版)

2013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岳麓版)

详细内容


第一课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
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
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
虎门硝烟意义:是中国禁言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课中)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答:1.人民群众支持
2.皇帝和一些官员支持
3.林则徐的正确领导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借口:保护通商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
签订《南京条约》根本意图: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破坏了中国贸易权,租界,国家的居住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地主与农民――资本注意列强于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身上背负着双重任务)
南京条约的意义: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便利外国商品推销和对中国原料掠夺
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社会
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

第二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原因: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经过: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以“调停”为名,从中渔利。
火烧圆明园对中国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11处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
④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给英、法巨额罚款等。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 清政府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
2. 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变化:1.通商口岸数量越来越多 2.侵略范围势力占了东北、西北地区 3.割的领土越来越多 4.第二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外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2.太平天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3.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

第三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陕甘总督
原因:1. 态度坚决,很有谋略
2.新疆人民支持
3.收复新疆是正义战争
2.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措施:①建设新疆、开发新疆:
②兴修水利,屯田积谷,提倡种棉养蚕,开矿办厂。
③修筑城堡,建设道路,夹道种柳

4.1884年,清政府设
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

黄海大战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结果: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中国战败。

中日《马关条约》
1.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求和,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民族危机加剧:①经济上具体表现 ②政治上 ④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三国干涉换辽:①设立银行,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②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③美国“门户开放”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发起。
义和团起因:帝国主义请略加剧,使民族危机空间严重
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1901年,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①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辛丑条约》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五课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冲破顽固派的阻挠,掀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三个内容:①近代工业的创办(核心)②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③近代文化教育制度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著名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
著名: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

困难:1.传统势力阻挠
2.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问题
3.外国侵略势力破坏。

措施:引进机器工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创办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留学。
作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结果:没使中国走向富张道路。
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

第七课 辛亥革命
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个资户团体)
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建成。

三民主义――民族、 民权 、民生
‖ ‖ ‖
驱除内虏 (核心) 平均地权
‖ ‖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孙中山:第一个提出革命实现资产阶级理想的人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姓为执行部蔗务,。
口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结论: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着眼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
结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救治,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临时参议院随之成立。
清帝于1912年推诿,清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总统,辛亥革命落入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2000多年封建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第八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标志: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他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是犹豫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文明,中国才有救。

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4反对)。封建正统思想

前期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意义: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阀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新文化运动新发展

后期发展: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1915|后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巴黎和会传来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到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
中国提出的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
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
1919.6.3.新阶段:①主力军:学生→工人 ②斗争中心:北京→上海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6月3日以后,无私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19世纪是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六七十年代后,民族资产阶级

产业工人从1914年的100万人增加到1919年的200万左右

三罢斗争:上海许多工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成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队的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其他原因: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且广泛群众性形成对北洋军阀政府强大压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最主要依据: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历史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出尽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标志着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的信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指导思想不同 ③发展前途不同

作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阶级观念深入民心。

五四意义: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性质: 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就民族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的新革命。

第十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筹建共产党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极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干部条件:一批先进中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阻力

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核心)

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秋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及旅居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相继建立。
上海共产党早期住址骑着核心和纽带作用(陈独秀号召力、影响力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是秘密召开的,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7月31日,会议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内容:①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③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④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陈独秀当上书记的原因:1.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高。2.他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

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新型的政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中共二大认为中国社会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的敌人,工人、农民、小资产劫机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

第十二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黄埔军校的建立

目的: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
1924年国共合作
事件: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共产党员周恩来等人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
办学方针: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北伐的胜利进军

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改组,汪精卫任主席

北伐主要对象:北洋军阀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派系

方针:先集中主力于两湖战场,扫除吴佩孚的实力,然后挥师东进,歼灭孙传芳的宾利,最后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湖北湖南:北伐主战场

战果: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城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七一五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啊的国民革命夭折

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结成联盟,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国民后期党中央对国民党反动派缺乏警惕

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任用“国民政府”之名,史称“宁汉合流”

宁汉合流是2个反动政权合二为一,是反革命势力达成的妥协。

南国政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在外交上开展了“改定新约运动”

军阀张作霖仍把持北京政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迫使张作霖往东北撤退,发起了皇姑屯事件。不久,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称东北易帜。

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北京在1928年6月改名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