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及答案
详细内容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班级: 组别: 组员姓名:
学习目标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难点
1.重点:(1)能运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解释和分析某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原因。
(2)能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地完成模拟实验。
2.难点:能运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解释和分析某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原因。
导学内容
自主学习:
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 相似 ,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模拟实验:①假设:动物的保护色是 自然环境 对动物进行选择的结果。②结果:与彩色布料(相当于环境颜色)的颜色相似的小纸片(相当于 幸存者 )越来 越多 。③结论:最初生物不都具有保护色,具有的个体更容易存活且繁衍,数量会 增多 ,反之则 减少或灭绝 。】
2.达尔文花费毕生的精力著成了一部巨著是 《物种起源》 ,在这部书中他提出了 过度繁殖 、 生存斗争 、 遗传和变异 和 适者生存 的进化观点。
3.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自然选择 。生物不断进化是通过 遗传 、变异和 自然选择 来实现的。
合作探究:
1.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浅色桦尺蠖深色桦尺蠖
释放数回收数释放数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6416154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39315440619
⑴ 桦尺蠖的体色差异在遗传学上 叫做 变异 。⑵ 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 完全变态 发育。⑶ 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蠖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浅色桦尺蠖数量会 增加 。(增加或减少)⑷ 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保护 动物 的多样性。
2.为探究保护色的成因,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组长将红、黄、蓝、绿四色纸片各100张均匀的撒在蓝色布上,小组同学背对蓝色布,每转身一次随机捡一张看到的纸片,2分钟后停止并统计四 色小纸片的数目如下:
小纸片的颜色红黄蓝绿
幸存数目18248145
(1)该探究中,蓝色布相当于生物的 生活环境 ,四色纸片相当于 某种生物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 ,组长是监督者,小组同学是捕食者。(2)据实验数据可得出,具有与生活环境相似体色的动物不易被发现,这对它 躲避敌害 和 捕食猎物 是十分有力的。
(3)该小组的结论为: 具有与生活环境相似体色的生物生存的机会较多 。
展示交流
达标检测
1.1950年,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重新成为常见类型,正确的做法是( D )
A.对浅色桦尺蛾进行人工繁殖 B.捕杀掉深色的桦尺蛾
C.捕杀掉喜食桦尺蛾的鸟儿 D.减少煤烟的排放,治理环境
2.对某一害虫成灾区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从实验结果看,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___自然选择___的结果。
(2)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____害虫与农药___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3)在这里,杀虫剂是选择因素,内在因素是害虫本身就存在着__抗药性 _变异类型。
3.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B )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生物繁殖特征 D上帝创造万物
4.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C )新课 标 第 一 网
A.生存竞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生存斗争
下图是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古代长颈鹿的颈长短属于 相对 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可以 遗传 给后代。
(2)当自然环境恶化时,具有 有利 变异的个体,在 生存斗争 中容易获得食物生存下来,而具有 不利 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3)以上是根据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 自然选择 学说进行的解释。
5.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长颈鹿的
进化是( D )
A.新陈代谢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6.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C )
A. 环境进化的结果B. 适应环境的结果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
7.人工选择所以能培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
是( B )
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的遗传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
8.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从达尔文观点来看,这是
由于( D )
A.抗菌 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 B.抗菌素使病原体产生了变异的结果
C.病原体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
D.抗菌素引起的病原体的抗药性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