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导学案
详细内容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导学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学目标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及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自主学习
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 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 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和 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在细胞里并非“一盘散沙”或“散兵游勇”,他们大多有规律的集中在细胞核内的
上。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分别位于
的染色体上。
4、基因经 和 传 递。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 。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基因、染色体和DNA的关系
1、联系以前所学知识思考下面的问题:
(1)解释“多莉 羊性状几乎与提供细胞核的B羊一样”的原因。
(2)回忆细胞核中染色体由哪些物质组成??
2、观察第29页两幅图,并思考讨论:
(1)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染色体?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2)请你根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3)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表示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总结: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个DNA分子,23对染色体上共有____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由数万个小片段构成,每个小片段就是一个______。
知识点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自我阅读(结合插图阅读P30-31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填图Ⅶ-11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怎样变化?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的数目又是怎样变化的?
(3)哪位科学家研究证实“形成精子和卵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本节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 )→( )→( )→细胞
基因的存在:体细胞中 ;生殖细胞中 。
基因的传递规律:
基因传递的意义:
效果评价
1、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DNA分子中包含一个基因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DNA分子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D、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2、已知果蝇的精子中含8条染色体,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依次是( )
A、8条、8条、16条 B、8条、8条、8条
C、8条、8条、8对 D、8条、8对、8对
3、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每种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内都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
C、在生物体的细胞里,染色体就是基因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4、子女的某些特征像父母,这是因为 ( )
A、父母把各种性状直接传给了子女 B、父母把蛋白质直接传给了子女
C、父母把遗传物质复制了一份传给子女 D、父母把细胞质内的物质传给了子女
5、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递了 ( )
A、各自的具体性状 B、全部染色体
C、细胞中的全部遗传物质 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
6、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B.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C.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 D.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7、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 ( )
A.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遗传的特性 C.变异的特性 D.自然选择的特性
8、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 ( )
A.体细胞 B.受精卵 C.生殖细胞 D.胚胎
9、(2010)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 ( )
A.基因 B.染色体 C.DNA D.蛋白质
10、(2010)下图为人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和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情况,请根据图回答:
(1)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分别是
__ __、__ __、_ _。
(2)A、B过程分别发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
__ __和__ __。
(3)如果这对夫妇所生的这个女孩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a,则她的相关性状与父母是否相同?___ __,这种现象叫__ 。
(4)卵细胞中可能含有的基因是:___ ____或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