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八年级物理教案>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

详细内容

课题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型新授课
课堂
流程具体内容学法指 导学习 体 会
课前
测试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器材所应用的透镜主要是 镜。
2、照相机能成 、 的 像。
3、投影仪能成 、 的 像。
4、放大镜能成 、 的 像。
学习
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读一读,划一划。
重点通过动手实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学法实验、合作探究、讨论




1、用凸透镜看书本上的字;再让学生通过凸透镜来观察周围的同学。
2、提出问题:同一块凸透镜能成各种不同的像,是什么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呢?
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3、利用身边器材合作探究
(光具座、光具盒、蜡烛、火柴、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8┩。)。
4、引导学习器材组装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








实验探究一:
将蜡烛移到大于2倍焦距以外,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像距。
实验数据: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正倒大小虚实

实验结论:当物距_________焦距时,成 、 的____( 实/虚 ) 像。
实验探究二:
将蜡烛移到2倍焦距位置,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像距。
实验数据: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正倒大小虚实

实验结论:当物距_________焦距时,成 、 的____( 实/虚 ) 像。
实验探究三:
将蜡烛移到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以外,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像距。
实验数据: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正倒大小虚实

实验结论:当物距_________焦距时,成 、 的____( 实/虚 ) 像。
实验探究四:
把物距调到小于焦距时,你能在光屏上找到它的像吗?用眼睛从光屏这侧通过透镜观察烛焰,你能看到它的像吗?这个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呢?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呢?
实验结论:当物距____焦距时,成____________像。
实验探究五:轻轻的吹一下烛焰,观察像会像哪摆动;把蜡烛向上、向下移动,观察烛焰向哪移动。
【评估交流】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 、 、 像,应用是 ;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 、 、 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 、 、 像,应用是 ;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 、 、 像,应用是 。
5.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随 的变化而变化;关于物距有两个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质的关键点:u =f是成 像的分界点;u =2f 是成 像的分界点;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 立的,虚像都是 立的。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应用
实、虚大、小正、倒
u>2f
U=2f
2f>u>f
u6.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必须逐渐 (选填“靠近” 、“远离”) 才能接到清晰的像,而且像是逐渐 (“放大”或“缩小”)的。
1、填下表
2、总结规律
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
当U > f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实验探究五:
轻轻的吹一下烛焰,观察像会像哪摆动;把蜡烛向上、向下移动,观察烛焰向哪移动。
个人经历实验探究体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2cm处,则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3、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5、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
A. 像距增大,像增大 B. 像距减小,像增大
C. 像距减小,像减小 D. 像距增大,像减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 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② 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

8、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固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题
2、完成辅导材料的内容



思学生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3.我的感悟和体会:


4.我还想知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