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镇江六校八下物理月考试卷(含答案)
详细内容
2014年镇江六校八下物理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正确认识自己,从认识自己的物理属性开始,以下是对你现在某些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情况最为接近的是
A.你的正常体温约为22℃ B.你的体重约为500N
C.你的身高约为160mm D.你密度约约为2×103kg/m3
2.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3.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完成交会对接后,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体工作生活12天。这期间他们要锻炼身体,以下方式中有效的是
A .引体向上B.做俯卧撑 C.举哑铃 D.原地蹬自行车
4.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目的不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5.如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等两个力
C.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
6.在学校拔河比赛中,初二(7)班和初二(8)班势均力敌,每边同学总的力都约为5000牛,如果在绳子的中间装一个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5000N B.10000N C.2500N D.0N
7.下列与体育项目相关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抛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力的作用
C.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人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对杠的拉力与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9.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
10.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站立的人突然向前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向前倾说明人不具有惯性
B.人向前倾说明车具有惯性
C.车突然加速
D.车突然减速
11.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12.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 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所受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 p乙,底面积S甲> S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 = F乙 p甲 < p乙B.F甲 < F乙 p甲 > p乙
C.F甲 = F乙 p甲 = p乙 D.F甲 > F乙 p甲 < p乙
1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4.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 ▲ 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
15.如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警示标志,它通常立在桥头,警示的内容是 ▲ . 一重型汽车行至桥头,司机看见警示标志,立即刹车,正在休息的副驾驶身体前倾,这是因为 ▲ .
16. 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 ▲ ,体积 ▲ 。(选填“较大”或“较小”)
17.体育运动中的射箭,拉弯的弓具有 ▲ 能,打桩机的重锤从高处落下打桩是利用重锤的 ▲ 能。
18.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做 ▲ 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 N。
19.中国每年的端午节都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这些习俗里蕴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赛龙舟”比赛时,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妈妈把“粽子”煮熟后,整个餐厅充满了粽叶的清香,这是 ▲ 现象,该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 。
20.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 。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 (“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这是用 ▲ 的方法 (“增大”或“减小”)压强。
21.如上图所示:有一条平直的轨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小车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F和
▲ 是一对平衡力,小车经过B点后将作 ▲ 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22.将甲、乙两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若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是 1:3,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 ▲ ,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 。
23.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海载人深潜器“蛟龙号”.“蛟龙号”进行了7000 m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 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7×107Pa,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 ▲ N;“蛟龙号”在海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 .
24.雾霾天气―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μm的细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立方米PM2.5小于10μg(1μg=10-6g)为安全值。
(1)PM2.5在大气中的漫游 ▲ (填“是”或“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
(2)2013年5月13日,银川市出现雾霾天气,空气监测PM2.5 为107μg/m3,即相当于1m3空气中细颗粒物的质量为 ▲ g,市区笼罩在浮尘中,给出行的市民带来不便。
(3)请你结合生活体验,提出两条改善雾霾 天气的措施。
▲ , ▲ 。
三、解答题(共46分)
25.(2分)如下图:为空中飞行的足球,请画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6.(2分)在军事演习中水平飞行的飞机投下了一枚炸弹(如图所示),请用虚线在图中画出该炸弹下落过程中的大致飞行轨迹。
27.(6分)甲、乙两位同 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 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图中弹簧测 力计的分度值是 ▲ N,示数为 ▲ N,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根据 ▲ 知识可知,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 。
(2) 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了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 ▲ )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28.(6分)小敏想探究小球滚上斜面的最大高度与斜面倾角和小球质量的关系,将两个斜面AO与OB对接成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让质量为5g的小球,在斜面AO上高H处静止
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测量
小球达到的最大高度h,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改变斜面OB的倾角θ,重复实验;
②用质量为7g的小球重复上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
序号小球质
量m/g小球在斜面AO上
释放高度H/cm斜面OB
的倾角θ/o小球在斜面OB上
的最大高度h/cm
1510409.0
2308.6
3208.0
4710409.0
5308.6
6208.0
(1)比较实验1、2、3(或4、5、6),说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 ▲
有关。
(2)比较实验 ▲ (选择序号),说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小球质量 ▲ 。
(3)如果斜面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OB能达到的量大高度是 ▲ cm。
(4)如果斜面没有摩擦,同时将OB放平(倾角θ=0 o),小球在OB上将做 ▲
运动, ▲ 定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推理得出的。
29.(8分)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张纸板引起了薛同学的兴趣,他想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他进行了猜想:
猜想1: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 可能与纸板的形状有关;
猜想2: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大小有关;
为此,它在一块纸板上剪下2块相同的小纸板AB和一块较大的纸板C,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纸板A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甲所示,在纸板的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1;
步骤二: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B弯成拱形,如图乙所示,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2;
步骤三: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C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丙所示,在纸板的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3。
(1)比较实验数据发现G2>G1,可以验证猜想 ▲ (填写序号)是 ▲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比较实验数据G3与 ▲ (选填“G1”或“G2”)大小,可以验证猜想2;
(3)利用上述结论,对水库大坝的形状进行设计,设计的四种大坝形状俯视图如图所示,下列最合理的设计是( ▲ )
(4)通过对实验的进一步分析思考,你认为影响纸板承受压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
▲ ,并请你简要说明一下实验过程: ▲ 。
30.(9分)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部分
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们用压强计研究水的内部的压强,得到数据如下表:
序号123456789
深度/cm555101010151515
橡皮膜方向上下侧上下侧上下侧
压强计液面高 度差/cm4.34.34.39.29.213.813.813.8
请你分析实验过程并回答:
(1)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 ▲ 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 ▲ 的实验数据;由实验可以判断猜想2是 ▲ .
(选填 “正确的”或“错误的” ),并请根据你的判断在表格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 。
(3)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强又选择了酒精继续实验,他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酒精中,改变其所处的深度,发现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也出现有“4.3cm、9.2cm、13.8cm”,于是他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是 ▲ ,(填“合理”或“不合理”)你的理由是: ▲ 。
(4)小丽没有用酒精 实验,而是将橡皮膜的位置固定后,在水中加了两勺食盐(大约10g),待食盐溶解后,她发现压强计的高度差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出现这种物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31.(6分)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石料质量为8吨、密度为2.4×103kg/m3;石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g=10N/k g)
求:(1)花岗岩 石料的体积;
(2)石料所受的重力;
(3)石料对地面的压强;
32.(7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桶中分别装满酒精和水后,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它们的重力,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液体密度/(g/cm-3)0.81.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1.82.0
(1)求空塑料桶的重力和容积各是多少?
(2)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5N,则所能测量的液体的密度最大是多少?(塑料桶装满液体) (g=10N/kg)
八年级物理自主学习能力调研试卷参考答案
三、解答题(共46分)
25.(2分) 26.(2分)
27. (1) 0.2N , 2.4N , 二力平衡 ,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 C 此空2分;
28. (1) 倾角 ,(2)1、4或2、 5或3、 6 , 无关 ,
(3) 10 ,
(4) 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一 ;
29. (1) 猜想1 ,(2) 正确 , G1 ,
(3) B 此空2分,
(4) 木块间的距离 ,等
此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