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详细内容
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一、教学目标:1、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2、维护公共生活、保障公共安全3、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二、教学重、难点: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三、教学过程:1、示标、出示思考题。(1)示标:屏幕: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2)出示目标思考题:屏幕A:明确自学内容: B:指出自学要求:通过自学,回答目标思考题。(3)指导自学方法:自读课文,精读文字,泛读小字,结合插图思考问题,用笔划出答案,在不懂的地方打“?”。(4)规定自学时间:7分钟。(5)指明学后检测方法:问。(6)教师活动的安排:行间巡视,调查自学情况,督促成绩较差的学生,适当辅导。3、自学检测:选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4、教师点拨5、巩固复习6、检测:发训练题,教师则行间巡视,练习结束后同桌互看。附板书要点: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维护公共生活、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公共秩序①维护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秩序。②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③维护交通工具上的秩序。④制裁扰乱公共秩序的其他行为。――诸如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等流氓行为,造谣惑众,煽动闹事的行为,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以及拒绝或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等。保障公共安全①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或者有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行为。②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③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故意损毁、移动覆盖物、标志、防围的。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 社会管理涉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方面,失去其中一方括号就不能构成管理活动。妨害社会管理行为的处罚 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刑法处理 尚未触犯刑律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一些规定:明知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的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损毁公共场所雕塑,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2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对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或者其他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违反规定,破坏草坪、花卉、树木的,处理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