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说课稿
详细内容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日军开始灭亡中国,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基本建立。本课需要学生体会:正是由于民族各阶层的共同抗战,用血肉之躯赢得了胜利。这对学生理解“抗战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涉及知识点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等人支持抗战事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台儿庄战役;概括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大致区域、参战部队、战争结果,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说说所知道的抗战英雄的故事,归纳并认识抗战的全民族性,培养学生资料整理的能力、讲述史实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地图、动画演示,概括台儿庄战役的主要过程。
通过新闻发布、讲述故事,展现百团大战等敌后战场的辉煌战果。
通过阅读课文、制作图表,归纳社会各阶层人民支持抗战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我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团结抗战、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
突显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伟大作用,树立爱党爱国的优秀情怀。
感受战争的残酷,认识团结的重要,体会人民的伟大,珍惜生活的美好。
3、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难点:
要让学生认识:国共联合抗战和各阶层共同努力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体会抗战的全民性。比较抽象,对八年级学生较有难度。因而我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帮学生认识到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民众当中,团结起来共同战斗是我们胜利的法宝。
突出重点:通过提供图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军民拥有的顽强不屈精神。
突破难点:通过罗列抗战史实、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动画演示、班级交流、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学生能感受到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全国人民身上都体现着强烈的抗争精神。设置情景:当时的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支持抗战?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民众当中,团结起来共同战斗是我们胜利的法宝。联系现实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引导评价”的方式来教学。
三、说学法:
主要采用“预习――思考――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方式来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准备资料;报名扮演角色,并准备道具(电脑动画演示稿、台词、场景布置等);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探究小组。
导入新课:
讲课开始播放FLASH动画《黄河大合唱》,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引出本课主题。
讲授新课:
(血战台儿庄)主持人介绍战役背景。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中日双方代表,运用电脑动画演示各自战略意图。学生了解台儿庄战役的经过,体会台儿庄战役的艰巨性及对抗战全局的重要性。随后教师播放影片《血战台儿庄》,视频资料,体会抗日勇士们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学生结合课文填写《抗战著名战役表》的“台儿庄战役”部分。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掌握基本知识点。接着小组讨论:“为什么士兵作战那么英勇?”。讨论后教师指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的,强调“血战”,学生能感受中国军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突出重点。
教师点明:这是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抗战的典型。为讲述引出敌后战场做铺垫。
(百团大战)教师介绍百团大战的背景后,学生进行新闻发布。用这种问答的形式:即直接道出了百团大战的巨大影响,又侧面展现了共产党执行的是全面抗战路线。
教师点出:①敌后战场钳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战场。②随着抗战相持阶段的来临,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成为抗击日军的中流砥柱。这样能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树立学生爱党爱国的优秀情怀。
学生填写《抗战著名战役表》的“百团大战”部分。这样,学生表格中就有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史实,能突出军人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
随后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敌后战场的抗战故事? 学生讲述的故事或者历史人物必定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教师引导学生:这正说明根据地军民用多种方式支持抗战。为突破难点做准备。也为讲“众志成城”做铺垫。
阅读课本填写表格《社会民众投身抗战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事迹》。教师点出: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代表了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身上也体现着威武不屈的精神。再次突破难点做准备。
谈一谈:你还知道哪些社会各阶层支持抗战的事例。学生会列举了各族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方式支援战争的例子。学生讲述后老师补充史实。最后点明:抗战为什么会胜利?因为国共合作,人民支持战争,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民众之中,中国抗战还有世界人民的支持,白求恩大夫,中国的抗战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强不屈,团结战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联系生活实际讲述团结战斗的事例。象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2002年抗击萨斯病毒;去年春节前共同迎战暴风雪。联系现实,突破难点。
接着设置情境:“假如你处于那个国运艰难的时期,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今天的你该选择怎样的方式来报效国家。”
学生感慨地说:我们感谢先烈们的浴血奋战,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用科学文化知识强大祖国,让别人不敢再来欺负我们。保卫祖国、维护和平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就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最后师生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从音乐作品中感受顽强、团结的精神,强化情感教育。
小结
学生代表小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完成课文板书设计。通过小结,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总结。
检测
提供错误材料进行《历史诊断》,通过纠错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反馈
完成《教学反馈表》,实现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
布置作业:
请为你最崇拜的一位抗战英雄写一个小传。从整体上把握学习主题。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