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的南国风
详细内容
教学目标:1.对南方民歌有初步的了解,了解南方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2.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3.学会唱一首特色的民歌教学重点: 音乐欣赏南方民歌,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南方民歌民族的地方风格与区别。教学方法: 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唱时采用跟唱方法,欣赏加强体验,以乐动情。教学过程:1. 课前音乐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2.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自我介绍: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民歌?大家讲一下自己心里的民歌是什么样子的?(提问,5,6)个同学。 v 师:对了,民歌也称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和自己演唱的歌曲。他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和加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趋完美。 v 体裁分类: 劳动号子: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 山歌: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民歌。 小调:各种日常歌唱的小曲师: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所以在内容上有比较鲜明的一个人民性,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很多方面。像对劳动的歌颂,对穷苦人的同情,对爱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师: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又有56个民族,所以我国的民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游览南方的好风光,听一听南方动听音乐。感受一下南方的民歌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那么我考一考大家的地理知识了,有谁知道南北方的划分是什么样的吗?师:恩,对了,是秦岭淮河以南称为南方。(2:00)好现在请大家说说,南方有那些民歌?(可以说说自己家乡的民歌)生:…………(提问5,6个同学)(1:00)师:今天先要带大家去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大家还记得课前放的音乐吗?有谁知道这首音乐是那里的民歌?恩,对了是云南。一说到云南大家会想到云南的大理,丽江,都是非常美丽的地方哦。好,那么现在就来一起随着这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景色。3.欣赏视频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云南的汉族人民与众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包括文化、音乐在内的许多方面有长期而广泛的交往。因此,云南的汉族山歌更带有山野的泥土气息,曲调上也比四川、贵川的山歌都要丰富多彩。除了少数民族的影响之外,历史上曾有大量江南人迁徙至云南,因此云南民歌中又有江南风格与西南风格的混合因素。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弥渡山歌》来感受一下这种风格。(3:00)然后大家想一想,山歌有什么特点?看了这段视频后大家对弥渡这个地方有什么印象呢?3. 欣赏视频 (1:46)4. 那从这首山歌可以看出山歌的有哪些特点?有谁能说一说?它的音域?节奏?旋律?恩,对了(给课件)山歌的音域宽广。节奏比较自由。旋律起伏大且悠长,高亢。师:那弥渡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v 是不是弥渡风光秀丽,环境优美。(给课件)弥渡地处滇西高原,位于云南高原西部的大理州东南部。它的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闻名全国的花灯之乡和民歌之乡。弥渡山歌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正因为有了这么美的环境,才让爱情显得更美好!(1:00)好,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这首《弥渡山歌》的特点。弥渡山歌是非常具有南方的含蓄色彩,它歌曲的旋律是什么样的呢?生:……师:对了,比较的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风格。5.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云南的汉族民歌有什么特点呢?(给课件)汉族山歌在某些地区叫做“调”或“调子”,也有的叫做“腔”,山歌即所谓“山野之曲”,所以,这类民歌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由于演唱的环境,就形成这类民歌大都比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这类民歌多采取对唱的形式,也可独唱。这首《弥渡山歌》就是属于独唱的歌曲。对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故往往开始先唱一个漫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1:30)6. 欣赏《蝴蝶泉边》这是选自一个电影,叫《五朵金花》“三月街”是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的传统盛会。某公社副社长金花和姐妹们一起去赴会,不料中途马车车轮坏了,为难之际,巧遇剑川青年阿鹏。阿鹏是个出色的铁匠,他帮姑娘们修好马车,便匆匆赴会参加赛马。阿鹏在赛马会上夺得冠军,又遇金花,两人互生爱恋之情,在蝴蝶泉边互赠信物,并相约翌年山茶花盛开季节在苍山脚下相会。(4:18)这个蝴蝶泉边就是描写他们在互相爱慕之时,互赠信物的场面。这首曲子是不是前面有个唱唱的引腔?(模仿唱一句)比较的悠扬。这类民歌是云南汉族民歌中地方特色最为鲜明的部分,而各地又有不同的风格,且大都无固定歌词,多系即兴演唱。7. 同样是汉族,江浙一带的民歌又有什么特点呢?《采茶舞曲》是杭州的一首民歌,大家都熟悉吧,那么采茶舞曲是出自什么地方呢?我们杭州也有种茶,有名的是龙井茶,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是以杭州梅家坞茶农生活为原型创作的。其实它说出自泰顺,是在温州地区的,泰顺位于温州西南部,“中国茶叶之乡"、"廊桥之乡"。大家来一下,(给课件,泰顺的图片)泰顺山区盛产茶叶,有一次在演出的时候,周大风常与当地村民一道上山采茶。云雾飘渺的山峦、泉水丁冬的溪流以及欢声笑语的采茶人,一派独特迷人的江南风光,周大风被深深地吸引。他想起几年前,有位领导曾经对他说过:“周总理说杭州山好、水好、茶好、风景好,就是缺少一支脍炙人口的歌曲来赞美。”周大风思考: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否能通过戏曲的形式来反映?5月11日晚,他通宵未眠,在房间里一气呵成写出了反映采茶生产的《采茶舞曲》。乐曲采用了越剧音调,融进滩簧叠板“多上一下”的曲式,又吸收了浙东民间器乐曲“四则”的音调作引子,并采用有江南丝竹风格的多声部伴奏,他觉得这种形式易于被群众接受。
第二天,周大风找到东溪小学,让该小学的学生排演《采茶舞曲》。没想到,一节课下来,小学生们就会唱这首歌了。随着欢快的节奏,学生们开始手舞足蹈,模拟采茶动作,还边唱边跳,舞到校门外的茶蓬中去,到茶山上采起了新茶……
1958年9月11日,让周大风至今难忘。那晚,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在北京长安剧场观看《雨前曲》后,还来到后台与演员畅谈了一个多小时。周总理说,《采茶舞曲》曲调“有时代气氛,江南地方风味也浓,很清新活泼”。还专门叮嘱周大风:“有两句歌词要改(原词‘插秧插到大天亮,采茶采到月儿上’),插秧不能插到大天亮,这样人家第二天怎么干活啊?采茶也不能采到月儿上,露水茶是不香的。”周总理建议周大风到梅家坞生活一段时间,“把两句词改好,我要检查的……”
之后,周大风来到梅家坞体验生活。在那里,他一直思考如何才能修改好歌词,可怎么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句。
几年后的一天,周大风正在茶园劳动,突然一辆轿车停在身边,走下来的竟然是周总理。他对周大风说:“周大风,你果然来了,词改好没有?”周大风没想到,总理日理万机,却一直关心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和一支歌曲。几年前说的话,竟然一直挂在心上。周大风只好照实说:“歌词改不出来。”总理沉吟了一下说:“你要写心情,不要写现象。‘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你看这样改如何?不过只给你参考,你还可再改,改好了重新录音。”
经过周总理的妙笔修改,《采茶舞曲》被唱得愈发顺口,风靡全国,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来岁的学生,都能随口哼出几句。
8. 说到这里,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曲子。(1:30)9. 欣赏《采茶舞曲》(2:24)10. 大家听听这首曲子有一个什么特点?提示:是不是感觉像才唱戏?对了,这首曲子是一首戏曲风格的歌曲,也是一首舞曲。(见课件)它原是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及舞蹈曲。后来根据歌曲改编成舞蹈小品《采茶舞》。乐曲采用浙江民间音调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其中逗趣性的乐句,如一问一答,(模仿试唱)似年轻人在相互嬉戏,像老年人对丰收的赞美。)"采茶"原是中国一种民间歌舞体裁,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这首采茶舞曲保持了民间采茶歌舞的基本风格,采用民族的五声调式,又有调式交替的素材,曲调欢快、跳跃,再现了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现在这首采茶舞曲,《采茶舞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亚太 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推荐为这一地区的音乐 教材。这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至今得到的最高荣誉,成泰顺县歌(1:30)《采茶舞曲》揉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流畅而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歌曲的前四句歌词(第1―16小节),旨在赞美江南秀美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这一部分的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的色彩。歌曲后面的六句歌词(第17―36小节)先是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而后则表现采茶姑娘的心情。因此,从音乐上看,先用跳动活泼、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它的句幅较小,而动作感很强。随后,将句幅拉宽、音调上扬,突出地展示出采茶姑娘的兴奋、幸福心情。11. 大家还知道江浙一带什么地方的民歌很有名吗?给提示:上有天堂,下有……对了,就是苏州,大家知道多少苏州的民歌呢?《茉莉花》《采红菱》……这些都大家耳熟能详了,今天我们要来看一个根据苏州评弹改变的民歌,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大家知道江浙一带有很多方言,特别是浙江,一会儿我们再来欣赏一个宁波地区的民歌,思考一个问题,用普通话唱和用方言唱哪一种更能表现出歌曲的风格、特色?(1:00)12. 欣赏《苏州好风光》视频(4:00)13. 苏州也是一个江南水乡的风光,跟杭州很类似。它的旋律表现得婉转、流畅、细腻、抒情,很符合江南水乡的特点。节奏比较松弛。14.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宁波的民歌,马灯调,它是一个民间小调,它的风格不同与苏、杭的民间小调。它除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的韵味,还有浓厚的大海的气息。这首也是用方言演唱的民歌15. 欣赏《马灯调》 这首歌曲的节奏就比较紧密16. (有时间可学唱几句)大家觉得那一种更能表现歌曲的风格和特色呢?我们来学唱几句马灯调感受一下。演唱时用方言更能体现民歌的乡土性,民歌中的方言使用很重要。17. 到现在,大家对南方的民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给课件)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器乐等相关因素上。影响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18. 南方的民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还有好多地方的民歌我们今天没有时间一一提到了,大家有时间的话自己可以去听一听,感受一下。同学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特爱本国的文化,本国的音乐,让我们民歌更好的走向未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