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初中语文教学实录>《藤野先生>教学实录(一)

《藤野先生>教学实录(一)

详细内容

师:本堂课我们共同学习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鲁迅先生在1902年夏末到1906年初春,在日本生活了很长的时间,主要是在日本学习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鲁迅借此文抒发了自己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那么大家已经都预习了,谁能说一下,关于搜集到的鲁迅和《朝花夕拾》的资料(板书文题及作者)。
生: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散文集《朝花夕抬》,出版于1928年,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
师:好,请坐。看来大家预习得还是很不错的。接下来我将出示几个问题,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幻灯片演示问题):
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几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师:我们来看课文。课文当中第一段,就已经出现了地点。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然后第二段、第三段,从第四段开始:“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释站,写道:日暮里。”紧接着,“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然后下面就说在仙台医专发生的事情。那么,转换了几个地点,分别是哪几个地点呢?有想好的吗?
生:东京,日暮里,水户。
师:对,一开始是从东京,第一次转换是转换到日暮里,然后从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