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中考、高考作文分数?
详细内容
怎样提高中考、高考作文分数?
要提高中考、高考作文的分数,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 审清题目
准确理解题目意思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对题目理解不准确,就会偏题、跑题。那就像司机开车,方向不明,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白费劲。
命题作文,一般好理解,但也不可粗心大意。如去年的中考题“奖励自己”,奖励谁――自己,不会出错;为什么奖励――也好理解,肯定是有了成绩、进步、优点;谁奖励――就有可能出错,“自己”就是“我”,不能是别人。
今年高三一模题“多走一步”,核心是“走”,重点在“多”字。关键在理解“多走一步”就会怎么样,是好还是坏,或者少走了那一步又会怎么样。
半命题作文,要补好题。要补好题,先要明白已有的那一半的意思,再根据自己想写什么内容补充完整,后面就与命题作文一样了。
材料作文,有材料,无话题,但有中心。要认真审读材料。它的特点大致是由“材料+要求”两部分组成,命题者提供简短的材料,明确写作的具体要求,但没有确切的作文话题指向,考生要根据材料确定题目与表达主旨进行写作。
如今年广州高三二模作文题就是这样的题型。其核心就是对“另类”的理解。根据提供的材料就可以明白。但有的学生由于阅读面狭窄,对材料所提及的人物缺乏了解,因而还是不理解什么是另类,就不可能准确理解“另类”的含义,就会跑题、偏题。另类――指不同寻常的一类,与众不同的一类,特别是被大多数人所否定、排斥、打击的一类。最后这一点最重要,不可忽略,否则就可能跑题、偏题。你怎么看到另类――是肯定还是否定――理由是什么(理由必须正确,符合常理)。有的学生把创新的典型作为“另类”的写作素材,就是审题不当的结果。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不同,它有材料,有话题,而且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考生先要读懂提供的材料,理解写作的要求,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以及逻辑严密的议事说理,再用语言文字把文章写出来,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测试,所以被公认为是考场作文的最佳方式,为全国越来越多的命题点采用。
话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虽然二者在形式上很相似,但话题作文不限内容,便于学生发挥,但必须在话题之内;而材料作文往往都限定内容,学生写作必须由材料生发出来,往往都只能写成扩写、续写,或读后感类的文章,不利于各类考生的正常发挥。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1.了解材料的限制性,即指令性和导向性 。限制性包括对写作内容、中心思想、人称、时空范围、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限制。要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去定向写作。 2.掌握话题作文的步骤:⑴读懂材料的内容。⑵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思想。⑶根据材料给定的内容和由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料”引申和发挥。或记人叙事――记叙文 ,或因事因人议理――议论文 ,或介绍说明――说明文 。⑷按照自定的文体安排文章结构,确定符合文体要求的表达方式。⑸认真审读写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审题后都有自拟题目。所拟题目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体现自己确定的写作中心(议论文)和主题(记叙文)。题目拟好后,就可以像命题作文一样进行写作。如普宁华侨中学二模作文题是话题“捐款排名”,就是要你发表对“捐款排名”这种社会现象的看法,所拟题目要表明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是赞成还反对,理由是什么。二、 创新立意
审题以后,就是立意了。立意就是确定写作的中心和主旨,它是文章的灵魂。立意是否有创新,是否有高度、有深度,决定作文得分的高低。
三、 精心选材
材料是写作的重要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就无法写好作文。许多学生感到作文难写,其实难就难在找不到下锅的米或疏菜(素材)。材料靠平常多阅读课外读物来积累。也可以从学过的语文、政治、历史课本中寻觅。许多优秀的中考、高考作文,都是从课本中找到写作素材,加以巧妙改造、运用而成功的。
四、 精巧构思
它是文章的骨架。构思的过程就是根据自己确定的立意,进行谋篇布局的过程。构思要巧妙,结构要严谨。这是考查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内容。
记叙文,一点要体现出六要素,特别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定要着重写好。写作可以灵活运用顺叙、倒叙、插叙。
议论文,一定要体现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基本顺序是:提出问题(引论,从现实出发)――分析问题(分论,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论证的猪头)――解决问题(结论,联系现实)。可以采取总分或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
五、 精美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文章的血肉。语言就像烹饪中的油盐酱醋调料等,是做出美味佳肴不可少的因素。对偶句、排比句等句式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让文章熠熠生辉的重要法宝。这也要靠平常的积累――多摘抄、多记忆。
如果在平常的写作中能够在以上几方面下一番功夫,考场作文就不愁不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