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初中作文指导>中考应试作文指导:确立主旨、布设格局、点化首尾

中考应试作文指导:确立主旨、布设格局、点化首尾

详细内容

中考应试作文指导:确立主旨、布设格局、点化首尾
应试作文指导三:确立主旨
[方法指津]
确立主旨就是确立一篇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立意”。我们无论是写哪一种文体,都应在立意上下功夫。
一、立意要健康
所谓健康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正确,要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意义,能给读者以鼓舞和启迪。
1.立意健康,需有一定的认识能力。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但也是复杂纷繁的,只有正确地认识生活,才能把握好文章的立意。比如有个同学写 洪灾以后,上面运来了许多救灾物资,放在乡政府的大院里。夜晚,有些人去偷,可我没有偷到东西,感到遗憾。这种立意就很不正确,表现了作者认识上是非观念不清。这样的文章格调就很低下了。
2.立意健康,需有一定的提炼能力。以议论文为例,经常有些材料作文,它需要学生自己提炼观点,若没有提炼能力,或者是难以提炼出观点来,使文章无法展开,或者提炼
的观点有失偏颇,导致整篇文章立意出现偏差。因此,我们平时需在“提炼”上多多练习。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某校学生马朝江,平日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他一心想考入理想学校,然而,仅差一分未被录取,自己本来有轻生念头,加之父母责骂他没出息,他便自杀了。”
这一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观点来。着眼于马朝江父母――①“望子成龙”的悲剧;②打骂不是真正的教育。着眼于马朝江本人――①自杀是弱者的表现:②榜上无名,脚下有路。③着眼于分数――①一分的残酷;②不必把分数当成命根子。着眼于社会――①为马朝江鸣不平;②杀死马朝江的不是他自己等等。
3.立意健康,需有一定的驾驭能力。这种驾驭能力往往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比如有个同学写《晚自习的幕》:晚自习突然停电。一分钟的沉寂之后,“噪音”相继出现,小声嘀咕的,大声叫喊的,推推搡搡的,逗逗打打的……组成了一曲极不和谐的“交响乐”。若写到这里为止,文章的思想性肯定不强。作者灵机一动,抓住一个同学的歌声进行铺展:正当各种声响泛滥时,班长喊“预备唱”之后,教室里响起一串哈哈,但班长继续唱着。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同学跟唱起来,最后全班都唱起来。伴着歌声,一根根蜡烛点亮了,烛光映红了一张张刻苦攻读的脸庞。就这样,在作者的驾驭之下,一篇立意健康的文章诞生了。
二、立意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立意要跳出陈旧的框框,“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能言”。
1.立意新颖,莫忘了避“俗”。你看,一写蜡烛,老师们就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一写蜜蜂,劳动人民就像蜜蜂,得到的少,付出的多;一写荷花,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些几乎成了通用公式。而立意真正要有新意,就务必避俗避熟。如一篇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讴歌老师的伟大和无私,而一学生以《流泪的红蜡烛》写了一个老师奔忙于生意场,醉心于赚钱的一组画面,敏锐地表现了市场经济中少数老师的心态,在众多的习作中独树一帜。
2.立意新颖,莫忘了求“异”。求异思维无疑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它常常开出特别艳丽的花朵。比如:根据“知足者常乐”翻出“不知足者常乐”,根据“不必班门弄斧”翻出“弄斧需到班门”,还有根据“近墨者墨”翻出“近墨者未必墨”等等,都有求异思维的奇葩。
3.立意新颖,莫忘了变“角”。变“角”就是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比如一学生写家乡变化,它以“稻草家族上法庭”的形式,“控诉”了先是蜂窝煤、后是液化气挤占原本属于稻草家族在家村市场的“罪恶”,文中夹杂着蜂窝煤与液化气的自我辩护。全文从稻草的“遭遇”中透视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革,其立意角度让人拍案叫绝。
三、立意要深刻
所谓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文中深广的意蕴,以增加文章的穿透力和厚重感。
1.立意深刻,要学会点化。这种点化常用于文末以“卒章显志”,从而将文章的立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的结尾把对母亲的爱推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情感顿然升华;学生佳作《鲇鱼跑了》前文写鲇鱼如何蹦出木桶,钻入下水道逃逸,并无特色,可作者在结尾补上了一句:“拼搏中的生命有不可遏止的力量”,主旨猛然生辉。
2.立意深刻,要学会暗示。暗示就是言于此而兴于彼,作者往往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那些以物喻人、托物寓意的文章多用此法。有个学生写《心中的小船》,明写的是家中的渔船,暗示的却是可敬的父亲,父亲就是那条船,承载着生活的艰辛,承载着一家人的理想。由此可见,成功地运用“暗示”,往往能使文章一石双鸟,拓宽或加深文章的意蕴。
3.立意深刻,要学会整合。整合就是将诸多零散的、平面化的内容进行巧妙地组接和拼装,或在“点”上加深,或在“面”上加宽,使文章在厚重的容量中显示出深广的内涵。下面三个同学写《故乡的元宵节》的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生甲:写的是元宵节热闹非凡:狮子、龙灯、……叫人目不暇接。生乙:写元宵节与众不同,有一种风俗叫“赶毛狗”。就是用柞树或杉树枝堆放在每间房中,点火烧得噼噼啪啪响。然后全家老少高喊“su――su”,说是把“毛狗”赶走。
生丙:写元宵的别具一格,那古老的风俗,就是“赶毛狗”。爷爷奶奶最虔诚,爸妈只是走过场,而小孩则是看稀奇。突然,狮子龙灯过来了,小孩先跑了。而后,电灯亮起来,电视里的元宵晚会开始了,爸妈偷偷溜走。最后只有爷爷奶奶有气无力的声音在锣鼓声、鞭炮声、歌声中时断时续……
生甲赞颂元宵节的热闹,立意当然正确,但非常平面化;生乙写了一种民俗,似乎也不精彩;生丙将甲、乙的内容进行整合,文章的立意一下深刻了许多:现代文明正无情地冲击着古老习俗的防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呵!
【新题导练】
文题二:感谢挫折
生活中,我们谁没遭遇过挫折呢?正是这些挫折,使我们明确了方向,振作了精神,获得了成功。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通过对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挫折”的具体叙述,表达出“我”不畏挫折、屡败屡战的精神风貌。
如果写散文,可以铺叙“挫折中奋起”的若干画面,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集体的,可以是国家的,然后抒发对“挫折”的感受。
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在确立论点的基础上,讲道理,摆事实,继而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文题三:感受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感受”,感受时间、感受关爱、感受友谊……你对什么东西“感受”得最深呢?请将上面的文题填 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因为是半命题作文,写作当然有广阔的空间。不管准备写哪一种文体,你在选择写作对象时,都要注意这样几点:①宜于立意,这种立意固然要新要深,但必须是一个你容易驾驭的主题,不然,你就会因把握不准而出现立意失误。 ②宜于铺展。也就是说能围绕你确立的主旨铺展出丰厚的内容。③宜于点示。有时候,文中一两句精妙的点示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写本文时若点示得法,肯定不乏这样的佳句。

应试作文指导四:布设格局
[方法指津]
中考作文的布局,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近年来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作文不断增加,给了学生“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写作自由。如能掌握一些创新式格局,对写好考场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常用的创新格局,有以下几种――
一、日记式
日记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用之于考场作文的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如 2001 年江苏省盐城市作文题是:以“考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除诗歌外)作文。一考生以《都是考题惹的祸》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文章写的是“我”这个差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因很多考题未做对而引起的一连串“麻烦”。三则日记分别写的是“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雨”、“暴风雨”这些有关天气的词语来暗示情节发展,传递作者的心情。这篇文章因布局巧妙、感情真挚而获得了高分。
二、镜头式
镜头式也叫剪辑式。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的连接起来。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时空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视感强烈。镜头式是考场作文中运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布局方法。如 2001 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是:《那里留下了我的 》。一篇《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的一类文,就是以镜头式布局的。作者用“小树”、“小蚕”、“小故事”、“小风车”为小标题
串起全文,文中写与我一同长大的小树,写让我吓得要死的小蚕,写奶奶给我讲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小故事,写舅舅给我做的漂亮的小风车。用一组典型的镜头再现了我金色的童年,流露了作者对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的深深依恋。如《校园生活二三事》(2000 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就可用镜头式布局。
三、散点式
散点式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数个点上进行发散、铺排,每个点都有一个精美的句段,数个点连成一体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种“散点式”习作最突出的优点是层次明晰、语言优美、情感浓郁。用散点式布局往往能出奇制胜。2001 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是:写一篇文章,题目中必须含有“喜欢”二字。一篇题为《我喜欢……》的习作是这样写的――
我喜欢在薄雾缭绕的早晨,看天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
我喜欢在热浪炙人的中午,听树林里此起彼伏的蝉鸣;
我喜欢在蛙声震天的月夜,嗅田野里迎面扑来的稻花香;
……
全文精选美好的事物作为抒情对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是一篇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考场佳作。
四、书信式
以书信的形式写大作文,显得自由灵活,亲切真实。如 2001 年重庆市中考作文要求是以“北京申奥”为话题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一考生以《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封信》为题作文,文中客观地介绍了中国承办奥运会的实力,热情地叙述了中国人民为申办奥运作出的种种努力,激情地抒发了中国人民承办奥运的渴盼,也得体地表过了中国人民办好奥运的信心,文中处处洋溢着作者满腔的爱国热忱,本文也因形式灵活、内容翔实、表达得体而获得了满分。
五、短剧式
剧本因其时空情节集中,矛盾冲突尖锐,台词简练生动等优点引人入胜。用剧本形式写中考作文,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2001 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的要求是: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篇《错?对!》的习作就是以独幕剧的形式来写的。剧情大意是:我是个爱好写作的学生,到了初三仍忙里偷闲写些小说,不想被老师逮个正着。师生间为“初三生写小说究竟是对还是错”展开了一场争论。文中以典型的环境描写、生动的人物对话、形象的舞台提示、激烈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当代学生学业上的迷惑,颇能引起人们对现代教育的深思。
六、创编式
创编式即“旧瓶装新洒”式的故事新编。即借用大家熟悉的神话、寓言、童话等,对之进行创造改编,注入新的内容,借来讽喻折射现实生活,这样的文章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如 2001 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题是:以“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一考生以《仙界新说》为题构思一篇妙文,请看节选的精彩片断――
宙斯一见玉帝,便气冲冲地说:“玉帝呀,你来评评理,智慧女神雅典娜欲辞职不干,带着她那帮圣斗士去开什么“创意公司”,说什么凭她的头脑一月至少也能挣个千儿八百的,当神有屁用:丘比特现在射一箭,开价两万,谁给钱多就为谁射,这不,想辞职去给××
公司当形象代言人呢……
文章以仙界折射人间,寓庄于谐,耐人寻味:连神仙也不能超脱金钱的诱感,可见金钱对某些人的腐蚀!
七、对话式
对话就是口语交际。对话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交谈、打电话交谈、网上交谈。用对话写作也不失为一种创造。如 2000 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目是:可以以“压力”为题目作文,也可以根据你要写的内容,在“压力”二字的前面、后面或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然后自拟题目作文。此题就可用对话方式写,如题目可拟为《关于压力的对话》;内容可写自己学习压力大,思想负担重,于是打电话咨询心理专家,“减负”后压力为什么还有那么大?家庭社会应如何高度重视?应如何正确引导?这样写形式灵活,主旨明确,一定能写得出类拔萃。
【新题导练】
文题一:今天是个好日子
在你的心中,一定有些特别高兴、值得庆贺的日子。在那一天你做了什么,看到了些什么, 听到了些什么,又想了些什么?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点拨] 如采用纵向式布局,则可围绕一件事(比如写我国申奥成功)来写,将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娓娓道来,并穿插故事,巧设波澜,充分展现文章引人入胜的魅力。
如采用横向式布局,则可选择多件事(比如选这样的材料:同一天里,勤学的爸爸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下岗的妈妈新开了一家饮食店,品学兼优的我戴上了闪亮的团徽。)来写,多角度“拍照”,尽情展现文章异彩纷呈的美感。
如采用纵横交错式布局,则应集中前两种布局之优点,并于纵横交错处做好必要的衔接与过渡。
文题二:校园生活剪影
在你的初中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生活片断永远的留在了你的记忆里,抹也抹不去?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作文。
[点拨] 此题较宜于用镜头式布局。此种布局的关键是列好小标题。可以时间为小标题,比如“早上”、“中午”、“晚上”;可以地点为小标题,比如“教室”、“操场”、“寝室”;可以人物为小标题;可以事件为小标题;可以字母为小标题;可以数字为小标题;也可用空格代替小标题。所选镜头应典型性强,角度各异,或于德、智、体、美中选点,或在苦、辣、酸、甜上生发。总之要能从几个精彩的镜头中反映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文题三:一次 的合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情是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的,往往需要共同合作。这些合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给人启迪,有的留下教训……请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点拨] 这道文章除了可用传统式布局外,还可选用日记式布局、创编式布局、童话式布局、短剧式布局等等。
这里以《一次糟糕的合作》为题举例介绍一种童话式布局――
①鸟类王国有许多歌唱高手。
②鸟类之王凤凰决定组织这些歌唱高手表演一次大合唱。
③合唱前,每一个歌手都先单个出场表演,那美妙的歌声让在场的鸟儿都陶醉了。
④合唱时,由于各位歌手演唱的节奏、音调各不一样,演出效果糟糕极了。
⑤用一只老山雀的话点明“合作”之重要,收束全文。
文题四:以“笔”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此题布局方法很多,这里以写说明文为例简介一种“法庭审判式”的格局。可将一支钢笔人格化,让钢笔充当原告,其主人充当被告,让钢笔起诉主人的虐待罪,于这种“对簿公堂”的形式中巧妙介绍正确使用钢笔的知识,这种写法一定比传统式的说明生动有趣。
文题五:以“音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的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此文题为创新布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可用剧本式布局,用广告式布局,用公式定理式布局等等。
这里以《招聘歌手启事》为题,简介一种启事式布局:某公司为了搞活经济,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以音乐打动顾客,决定招聘一批歌手。提出了四个主要条件,即演唱时要做到四点:①吊儿郎当上场,②带领观众鼓掌,③有事无事折腾,④废话连篇乱讲。此公司还称一年内包装两名红歌星……以此讽刺当今社会的一些走红歌星及其音乐水平,折射出人们盲目附和的心理。
文题六:以“辍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这是一个开放性文题,可以写成多种文体,可以采用多种布局。可以《给我校辍学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为题,写封书信;可对本校学生辍学情况展开调查,写篇报告;可将某学生辍学的经历写成通讯;可就辍学方面的问题请教育有关人士写成采访录;可向辍学学生及其家长发出呼吁写成演讲稿。可写广告,写启事,写小说,写散文,写剧本……总之完全可以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布局,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的写作才情。


应试作文指导六:点化首尾
[方法指津]
开头结尾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提炼中心,完整结构,吸引读者。它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令阅卷者倦处生神。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呢?下面分别解说。
开头技巧
考场作文的开头除了应讲究新颖别致外,还应特别注意简洁。在一篇几百字的作文中,开头切不可?嗦,否则势必造成喧宾夺主的遗憾。开头可尝试以下方法。
一、直奔主题
直奔主题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写法,常有四种形式。
1.要素式。多用于记叙文的开头,起笔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使读者在开端即获得对文章内容的大致了解。
2.情节式。开头在不作任何铺垫、不进行任何渲染的前提下直接展开故事情节,从而使文章简洁明快。
3.首括式。在文章首段概括全文内容点明全文意旨,以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文章意思。
4.论题式。或者首句提出论点,或者首段亮出观点,毫不拖泥带水,显出议论、评说的鲜明态度和写作的力度。
二、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能增添文章波澜,展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设置悬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
1.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4.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5.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
三、引用材料
引用材料是一种广泛运用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开头方法。引用的材料须短小精悍、为我所用。引用方式可直接,可间接。这种开头可分为四种:
1.事例性材料。如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事迹、真实的现象等等。
2.史例性材料。如历史上的有关盛衰兴亡、言战谈和、交朋结友、修身治学、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材料。
3.语例性材料。如箴言睿语、格言警句、佳词名句以及俗语、谚语等等。
4.文例性材料。如小寓言、小故事、小诗、小散文诗、小哲理诗等。
四、描写人物
人物描写开头法的笔法多种多样,可主要分为三种。
1.描述式。或从语言,或从行动,或从外貌,或从心理,或从特征,或从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的综合角度,客观地描述介绍人物。
2.介绍式。从人物性格的角度,人物经历的角度,人物特征的角度,作者与人物关系的角度,介绍作品中的人物。
3.烘托式。从环境与人物角度描写刻画人物,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展现身手,环境为烘托人物服务,环境和人物共为一体,出现在作文开头。
结尾技巧
考场作文的结尾应尽量做到简洁、紧凑、恰到好处,力、松、散、装腔作势。它常有以选择。
一、顺其自然
不管哪种文体,把内容表达完之后,自然而然的收束全文。它可以避免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
一般来讲,顺其自然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叙述式。写人记事结束,文章也随之结束。
2.描绘式。在写人记事作品中,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述来收束全文。
3.说明式。在说明文中,事物被说清楚了,文章也就结束。
4.评点式。文章在摆事实讲道理后,用三言两语点评作为结尾,给人自然有力的印象。
二、呼应篇首
这种方法可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在写作实际中呼应篇首的结尾方法多姿多彩,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
1.复现式呼应。文章开头的抒情、议论、人物描写、场景设置、说明要点等等,在结尾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由于开头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2.虚实式呼应。文章开头写实,结尾为了深化文章的中心或者为了突出文章的意境而进行虚化描述。这种虚实式的结尾经常用于记叙文,能给读者以意境之美。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头抑,结尾扬,但同时又是开头实,结尾虚,作者通过写梦,将文章的寓意推到更高层次,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意境。
3.对举式呼应。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呼应方法,主要用于那些以“引用”手法开头的文章,即开头引用一种材料,结尾也用一种材料,两段材料首尾并举,共同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并显示出文章的结构之美。
三、揭示主旨
揭示主旨,就是在文章结束时把主题思想表现出来。一般来讲它有如下表现形式:
1.总结评述式。结尾收拢笔势,对前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概述和明确的点示,从而显现作者写作此文的题旨,把作文内容凝聚到鲜明的主题上来,给读者以豁然开朗之感。
2.蓄势引申式。这种结尾不是对全文内容直接进行评述、总结、概括或点示,而是宕开一笔,深化一层,将全文的内容引申到一种深刻的意义或深化的意境中去。可以说,在这样的文章里,全文的铺叙、描写,都是为了结尾那含义深刻的“一刹那”,都是为结尾“蓄势”。
3.寓意点破式。此类结尾专门用于寓言。在一篇短短的寓言之后,有时可用寓言中“人物”的语言进行点题,有时则可用作者的旁白进行点破。由于有了这种点破,寓言的主旨、意趣便赫然显现,寓言的“身体”便活现出“灵魂”。
其实,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我们善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写出美不胜收的凤头和豹尾。
【美文示例】 四季的我
在紫色风铃的叮铃脆响中,一个双手托腮的女孩幻想出了四季的我。
潺潺的溪流声开启了整个画面。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坪,红红的花朵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意图。一个身着粉红色外套、格子百褶长裙的女孩坐在溪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凝神望着清澈见底的溪中水嬉闹的小鱼儿,谛听着从上泻下悦耳的水流声,就那么一动不动地坐着,静静地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好心情。好个热爱自然、安静的我!
夏天是个热闹的季节。我喜欢看街上那流动的色彩:热情的红色,幽远的蓝色,清新的绿色……我喜欢在晚霞满天的黄昏,折一只只小纸船,将她们放飞在小河里,让她们顺着河水飘呀飘。我喜欢着一袭绿色长裙,站在湖边的垂柳下抚弄一杆长笛。微风拂过,绿色的长裙和黑色的头发随之而飘舞,悠扬的笛声在空气中融化。好个追求浪漫,潇洒的我!
金黄的颜色和累累的果实构成了秋季特有的风景。我登上摩天的高楼,俯视着这个充满生机、充满收获的世界,胸襟为之开阔。不由得想起两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顿时一股豪情涌上心头,对着天空不禁大吼一声:我的未来不是梦!好个壮志凌云,豪迈的我!
冬天到了,好一个冰清玉洁、粉妆玉砌的世界!我穿上白色的套装,围上火红的围巾,和一帮朋友冲进了雪地,堆雪人,打雪仗。虽然浑身是雪,却一点也不感觉冷,年轻人嘛!我那银铃般的笑声迸溅到树枝上,震下团团白雪。好个朝气蓬勃,活泼的我!
哦,四季的我,如梦,如画,如诗!
[简评] 这篇文章开头用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句子点题开篇,结尾连用优美的比喻抒情结尾,首尾呼应,浑然无迹。且灵动如飞的首尾,与全文清新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谐一体。
【新题导练】
文题一:朋友
[点拨] 此文题可引用与朋友有关的诗句、名言、歌词开头,引用宜短小精悍、浑然天成。
此文题可直接介绍写作对象开头。或是点击一群朝夕相处的同学,或是锁定一条颇通人性的小狗,或是交待一台相依相伴的收录机……
此文题可用写景抒情的方式开头。或描写蒙蒙的细雨,或描写绚丽的晚霞,或描写美丽的柳林……这描写的景物就是人物活动的背景。
此文题可引用与朋友有关的诗句、名言、歌词等结尾,以呼应开头,点示主旨。
此文题可直接抒情结尾,用一两句简短的话点明感情的真挚、友谊的珍贵、思念的强烈。
此文题可用间接抒情的方式结尾,或呼应开头的景物描写,或浮现人物音容笑貌,或回味朋友间的交往细节。
文题二:最快乐的时刻
[点拨] 此文题可用自然式开头。在不作任何铺垫和渲染的情况下,直接引入故事,直接铺展情节。
此文题可用设置悬念式开头。先写一种与平时不同的快乐气氛,这种气氛令人疑惑,
令人急于打听,由此引出下文。
此文题可用特写式结尾。特写是对最快乐时刻精彩描摹,让这特写镜头深深的嵌入读者的脑海。
此文题可用歌声笑声结尾。以传递人物心情,以增添喜剧气氛。
文题三:我的初中生活
[点拨] 此文题可用叙述式开头。如:点击岁月的鼠标,我记忆的银屏上就会呈现出一幅幅初中生活的斑斓画面。
此文题可用描写式开头。如:我的初中生活就是一个字“忙”――起床急急忙忙,走路慌慌忙忙,吃饭匆匆忙忙。
此文题可用议论式结尾。如:我的初中生活有张有弛,有笑有泪。
此文题可用抒情式结尾。如:我的初中生活是一阙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是一幅流光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