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说课方案
详细内容
/UploadFiles_9747/200703/20070315211718345.bmp" align=middle border=0>
说明:由于物质的三态及其体积变化情况在初二物理中已有介绍,所以这里就只展示上面的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分子间有间隔,且气、液、固三种状态分子间隔不一样。而安排学生课后去完成P53的家庭小实验,使课堂得到延伸,并培养学生自觉探究的习惯。展示: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模型,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放映:水蒸发和水分解的动画学生观看后讨论:(1) 从分子的角度上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与交流意识。分 子
原 子
区别
相似点
七.板书设计:课件中体现八.作业布置 必做题:1.P54页第三题中的(2)(4)(5)(6) 2.P53的家庭小实验选作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所以原子一定比分子小(2)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九.教学设计说明 1.创高情景:通过实验和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知识源于现实的道理。 2.活动探究: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分析讨论、合作与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3.多媒体: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把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形象的展现给学生,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4.运用新知:通过分子、原子能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预计能够比较好的落实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