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句容市后白中考历史一模试题(含解析)
详细内容
2014届句容市后白中考历史一模试题(含解析)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形式:开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夏朝启继承父位,标志哪一制度的开始?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B.战国C.秦朝D.东汉
3、鲁迅曾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样的评价。这部史学著作是
A.《论语》B.《史记》C.《资治通鉴》D.《大唐西域记》
4、641年,文成公主由唐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B.唐高宗C.唐太宗D.唐玄宗
5、下列有关科举制说法正确的有
①隋朝时期创立 ②唐朝时期完善
③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形式为“八股取士”④科举制度到民国初年被废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6、小明在制作我国古代一次远洋航海学习卡片时 ,不小心将黑水滴在右边的卡片上,上面的内容看不清了,请你帮帮他,卡片上标题后应该填写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7、清政府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
A.黄河流域B.东北地区C.东南沿海D.长江流域
8、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参与侵略中国的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9、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 来,树立了新文学典范的是
A.鲁迅B.李大钊C.陈独秀D.胡适
10、最能够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废除二十一条
11、毛泽东曾经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诗句,来形容当年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
最早指的是
A.井冈山根据地B.陕甘根据地C.左右江根据地D.中央根据地
12、下列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有
①南 京大屠杀 ②百团大战③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三大战役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13、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两个大陆”分别指的是
A.美洲与非洲 B.欧洲与美洲 C.欧洲与亚洲 D.亚洲与非洲
14、有人说,17世纪末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法典》D.《独立宣言》
15、下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请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设计的历史人物是
A.拿破仑 B.克伦威尔 C.罗伯斯庇尔 D.华盛顿
16、右图是美国国旗“星条旗”,数一数上面的横条,我们可以知道美国最初宣告独立的州有
A.50个 B.13个 C.7个 D.6个
17、右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性战争 B.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C.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性战争 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战
19、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大力发展教育C.解决农村土地问题D.提倡文明开化
20、2012年11月7日,部分群众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游行集会纪念“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95周年。这次革命是
A.巴黎公社革命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 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1、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个条约,宣称“尊重中国领土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实际上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该条约是
A.《四国公约》B.《巴黎和约》
B.C.《九国公约》D.《凡尔赛和约》
22、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二战时期,它的发生标
志着二战
A.全面爆发B.达到最大规模
C.发生转折D.欧洲战场结束
23、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
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冷战局面的序幕与下列哪
位领导人的演说有关
A.杜鲁门 B.丘吉尔 C.斯大林 D.张伯伦
24、欧共体成立的根本目的是
A.用一个声音讲话,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B.进行争夺霸权的斗争
C.保证自己的安全,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D.取消关税、便于商品流通
25、网路时代可以带给大家的便利不包括以下的哪一项
A.电子商务 B.远程教育 C.收 看网路电视 D.简单计 算
二、非选择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
26、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国,……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行》
材料四 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事件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六王”的出现与历史上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3分)
(3)材料三、四诗句反应了台湾与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请写出与之相关的两次战争。(2分)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在维护祖国统一问题上该如何做?(1分)
27、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先进的思想理论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 ,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1)材料一告诉我们:科学研究、追求真理要锲而不舍、求真求实。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牛顿以勤奋、观察入微闻名于世,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他开
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他被称为 (1分)
② 经过多年考察,做了千百次实验,在1859年创立了生物进化理论。(1分)
材料二 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社会革命。
(2)材料二中“这一运动”的开拓者是谁?“旧制度”是指什么?(2分)
材料三 ……夫以科学说明真 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 ―――――陈独秀《敬告青年》
(3)20世纪初由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材料三中体现了陈独秀的什么口号?(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分)
28、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 (3分)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说:“人们在欢呼雀跃……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2)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文中“刚刚开 始的战争”是指后来美国实行的什么政策?(2分)
材料三
“不平衡的跷跷板”
(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请指出图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格局?(2分)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2分)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二、非选择题
26、(1)秦始皇;分封制(2分)
(2)郡县制、行省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3分)
(3)甲午战争,解放战争(国共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2分)
(4)言之有理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