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中考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专题复习试题29
详细内容
认识省内区域
1.2009.12.16,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粤汉实现3小时通达。武广高铁的建成通车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的主要铁路线是(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沪杭线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据此完成2―3题
2,能够缓解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的主要是( )
A.西北季风 B.寒潮 C.西南季风 D.东南季风
3.西南严重干旱,可能会影响到( )
A.彝族火把节 B.傣族泼水节 C.藏族雪顿节 D.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4.山东有“一山一水以圣人”之说,其中的“水”和“山”分别是( )
A.京杭运河、崂山 B.黄河、泰山 C.渤海、太行山 D.黄河、千佛山
5.每年夏季,山东沿海海域采取休渔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渔业收入 B.保证捕捞安全 C.保护渔业资源 D.降低海水污染
6.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产业结构是( )
A.以冶金工业为主 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C.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 D.以需要劳动力多的加工制造业为主
7.小龙在旅途中购买了一瓶×××口香糖,商标上注有“粤卫食证字【2006】第××60号字样”,于是他断定此口香糖注册于( )
A.广东 B.河南 C.陕西 D. 广西
8.西双版纳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是( )
A.竹楼 B.窑洞 C. 蒙古包 D. 砖瓦房
9.祖国内地与香港联系密切,内地为香港主要提供( )
A.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B.雄厚的资金
C.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D. 科学的管理经验
10.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平坦开阔 C.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D.自然资源丰富
11.我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其中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是(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 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12.不属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独有的景观的是( )
A.望天树 B.独木成林 C.板状根 D. 刺叶状
13.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企业的产品出口主要通过的渠道是( )
A.广交会 B.港澳贸易 C.世界经贸组织 D.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渠道
14.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城市是( )
A.上海 B.广州 C. 深圳 D.武汉
15.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优势( )
A.著名的侨乡,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人投资
B.著名的鱼米之乡,工业原料丰富
C.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原料丰富
D.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
16.珠江三角洲基地轻工业发展迅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
B.在引进港、台和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多种重工业
C.农业生产迅速现代化,为轻工业提供了以甘蔗为主的原料
D.珠江三角洲的轻工业部门中,产值居首位的是纺织业
17.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 B.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C.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18.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满族 B.傣族 C. 蒙古族 D.高山族
19.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是( )
A.种植业 B.制造业 C. 旅游业 D.采矿业
20.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中,港澳地区的优势之一是( )
A.土地资源丰富 B.自然资源丰富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 管理经验丰富
21.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你能见到下列哪些现象( )
A.成群的野象在河畔出没 B. 憨笨的黑熊在林间觅食
C.丹顶鹤在低空翱翔飞舞 D.野牦牛在高原悠闲散步
22.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
A.生产劳动 B. 温和干旱环境 C.地面崎岖 D.严热多雨
23.珠江三角洲的开发体系中,不包括( )
A.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 B.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24.珠江三角洲是一个( )
A.经济区域 B. 自然区域 C. 行政区域 D.多重“身份”的区域
25.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
B.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来自台湾
C.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D.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之一
26.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城市化的进程会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
C.城市化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
D.城市化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应停止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7.下列不具备外向型经济特征的是( )
A.产品主要出口国外 B.引进国外资金
C.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D. 产品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
28.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民工潮”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需要 B.珠江三角洲的住宿条件好
C.珠江三角洲的人少 D.珠江三角洲的风景好
29.珠江三角洲的两个经济特区( )
A.广州、深圳 B.珠海、深圳 C. 广州、汕头 D. 香港、澳门
30.下列关于西双版纳地区森林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B.高大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都是西双版纳密林中特有景观
C.西双版纳密林中以樟树最有名,樟脑产量世界第一
D.西双版纳地区称“亚洲植物园”,拥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等各种树种
3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较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下列不属于其经济发展优势的是( )
A.毗邻港澳,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是著名的侨乡
C.是沿海经济开发区,有政策优惠 D.重工业基础雄厚
32.我国经济特区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重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有利于利用外资 B.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科技力量较强
C.农业基础较好 D.劳动力资源丰富
33.关于西双版纳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各月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气温年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均较大
34.流经西双版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河流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怒江 ②澜沧江 ③金沙江 ④珠江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35.西双版纳的植被属于(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6.属于西双版纳地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是( )
A.亚洲象、华南虎 B.亚洲象、大熊猫 C. 丹顶鹤、绿孔雀 D. 亚洲象、绿孔雀
37.与近年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呈下滑趋势无关的是( )
A.旅游景点没有形成规模,旅游接待没有国际化
B.周边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C.旅游景点内容独特,对游客的吸引力比较大
D.部分旅游景点建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压力比较大
38.目前,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是( )
①港澳地区----“前店”
②珠江三角洲地区----“后厂”
③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
④港澳地区----“后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9.珠江的主干流及其发源地分别是( )
A.西江、西藏唐古拉山 B.东江、福建武夷山 C.西江、云南乌蒙山 D.北江、广东南岭
40.“三江汇合、八口分流”是下列哪条河流的独特景观( )
A.长江 B.黑龙江 C.雅鲁藏布江 D. 珠江
41.著名的侨乡―五邑包括( )
①广州 ②开平 ③深圳 ④恩平 ⑤新会 ⑥鹤山 ⑦台山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②④⑤⑥⑦ D. ③④⑤⑥⑦
42.“羊城”是指( )
A.台山 B.深圳 C.广州 D. 长沙
43.广东省与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之间的商贸和文化交往日益增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独特优势是( )
A.民俗文化 B.风景名胜 C.戏曲之乡 D.处处有侨乡
44.下列城市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是( )
A.珠海 B.深圳 C.香港 D.东莞
45.珠江三角洲所在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别是( )
A.热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亚热带、半湿润区 D.热带、半湿润区
46.被称为我国“南大门”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海南省 D.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