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七年级地理教案>气候的主要的类型(第一课时)导学案

气候的主要的类型(第一课时)导学案

详细内容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七年级(2)班课 题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主备教师庄刘花副备教师冯上发上课时间 2014 年12 月 8 日星期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和每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一步学会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对比、分析、综合整理等思维从而自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使学生明确科学结论的得出要有前提条件、充分的依据,学会多问为什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典型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典型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法运用师生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图文结合、表格分析
基本环节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同学们,我们生活地球表面是非常美丽的,有茂密的森林、有浩瀚的沙漠、有广阔的草原、也有终年封冻的冰川和雪地等等,那么,同在地球上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关键在于各地气候的不同所造成的,因此,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规律,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认真聆听。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堂




(初步探究)1.出示世界五带的划分图,认识五带的分布范围。(师生一起完成)
2.引入课题: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 “五带”来称呼气候,但这样并不具体。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利用“气温和降水”来学习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分布范围。(板书课题)
回忆及回答五带的划分,
做好笔记。
温故知新





(合作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热带气候:
1.组织学生识图:(P74)(并展示世界地图)
2.热带气候的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识图4―34)
分布范围: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出示ppt气候分布图)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出示气温降水分布图)
2热带季风气候:(识图4-36)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雨两季。
3热带草原气候:(识图4―35)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6-9月)。
4热带沙漠气候:(识图4-37)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气候特点:全年干旱酷热,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
师生共同总结分析热带气候的分布地区,及气候特点。
做好笔记。根据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事物的能力,及比较事物的区分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深入探究)观察各地气候的景观图。(包括植物、动物)观看ppt增长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联系生活,热爱自然




(学习诊断)查看ppt
回答问题检测巩固学习成果




(梳理归纳)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热带的四个气候类型,在这节课你要掌握的有气候类型及气候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及相联系的自然景观,希望你们回去做好复习及预习下一节课本。根据表格回忆巩固本节课内容。
做好为学习梳理学习思路。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1、抄写新概念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气候的主要类型
一、热带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季风气候
4、热带沙漠气候
教学反思由于本课内容的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差,理论性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加上本校学生合作意识差,惰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较差的班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明显。学习的结果是他们只知道五带的名称和典型的气候类型名称,而有关各种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状况不是很清楚,而对气候特点这部分知识的分析就更不到位,整体感觉较模糊,表述不清,出现“张冠李带”现象。而对于较好班而言,基本上掌握了各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表述某地的气候特点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研究如何调动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