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从的起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英法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不择手段而发动的又一次侵略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是弥足珍贵的。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通过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以及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2、能力目标通过对发生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教学,认识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分析其社会影响,认识到这场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3、知识目标的起因;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及<天津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为烧圆明园及<北京条约>的签订;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教学重点难点英法发动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重点,分析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为难点。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地图提供的信息组织教学,让学生从空间上认识这场战争。通过谈话法,比较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带来的严重危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投影《火烧圆明园》图片,请问:圆明园在哪次战争中被侵略军烧毁?鸦片战争的炮声刚刚沉寂,西方为什么又要发动?联系《南京条约》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的发动者?的侵略路线:当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广东巡抚以何种态度面对侵略军?说明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假如你是广东巡抚,你将如何迎战!这一路打到天津,迫使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为什么美俄也横插一刀?阐述美俄插足的原因《天津条约》的内容为什么英法联军没有结束战争,而是再次发动进攻?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并火烧圆明园,投影圆明园被毁前的宏伟壮丽与被毁后的废墟作对比引导学生对圆明园到底是重建还是在遗址上建公园进行辩论,然后分组进行收集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讨论,得出结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英法联军结合地图学生讲述讨论,进行回答以疑激思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性分析其危害思考,讨论谈感想下一堂课进行汇报交流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的角度去分析第二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空间上认识这场战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同时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学生兴趣盎然加深了解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本性揭露侵略者的丑恶行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结束。把两次战争中的不平等条约汇制表格投影关于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利用地图沙俄虽未动用一兵一卒,但通过讹诈,割占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联系以前学过的中国古代疆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地图对照。小结(略)作业布置:收集资料,撰写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论文。对比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直观认识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读图,认识中国疆域的变化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的趋势。通过比较法认识西方侵略者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的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让学生认识到大片国土的丧失,不仅使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空前的破坏,而且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具有无法估量的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