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七年级历史试题>2013初三化学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

2013初三化学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

详细内容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诊断考试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 23;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28个小题,1~16小题每题1分,17~28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中)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
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B.干冰升华,形成白雾
C.块状生石灰加水变成粉末状 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
2.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
3.馒头、米饭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4.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04溶液反应生成BaS0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净水处理剂,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2 C.+4 D.+6
6.“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 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理念的是( )
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B.焚烧垃圾发电
C.焚烧大量秸杆 D.使用可降解塑料
7.下列各组物质中,其主要成分都可以用同一个化学式表示的是 ( )
A、大理石、贝壳 B、石灰石 熟石灰
C、生石灰 干冰 D、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8.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9.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2PO4 B.NH4NO3 C. K2SO4 D.Ca(H2PO4)2
10. 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加盐酸 B. 测密度 C. 加硝酸银溶液 D. 看颜色
11.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铝合金大量使用的过程。这一事实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
C.金属的活动性 D.金属冶炼的水平
12. 一次性就能将澄清石灰水、稀硫酸、食盐水三种溶液区分开的试剂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 B. 无色酚酞试液
C. 氯化钡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13.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①柠檬汁,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B. 用稀盐酸区分铁粉和木炭粉
C. 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D. 用尝到味道的方法区分厨房厨柜中调味品食盐和蔗糖
15. 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
A、BaCl2、H2SO4、HCl B、NaOH、KOH、HCl
C、K2CO3、Na2CO3 、HCl D、NaCl、NaOH、HCl
16.小明用滤纸折成一只蝴蝶,并在上面洒了某种无色试剂A,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溶液B的烧杯,放在蝴蝶的下方(如图所示)。过一会,蝴蝶的颜色变为红色。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合适的组合( )
A.酚酞 浓氨水 B.石蕊 浓盐酸 C.酚酞 浓硫酸 D.石蕊 浓氨水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B.Ca和Ca2+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D.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净
18.下列实验能利用厨房中的食盐、食醋、纯碱三种物质做成功的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检验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⑤测定雨水的酸碱度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19.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20.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B.化学纤维和羊毛可以用燃烧法区别
C.生物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多吃无害
D.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CO、CO2 也是有机物
22.下列常见的生活用品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棉床单 B.塑料包装袋 C.电木 D.腈纶织物
23.如右图,广口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
A.X是O2,Y是Ca(OH)2溶液 B.X是CO,Y是Ca(OH)2溶液
C.X是SO2,Y是NaOH溶液 D.X是CO2,Y是硫酸溶液
24.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O42?、H+   B.CI?、NH4+、OH? C.Ba2+、SO42?、NO3?  D.Na+、K+、NO3?25.向AgNO3和Cu( 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锌粉剩余 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2n2+、Cu2+
C.一定有银粉生成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Ag+
26.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27.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28.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 (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
AKClK2SO4Ba(NO3) 2
BCuOCu空气中灼烧
O2N2澄清石灰水
DCa(OH)2CaCO3盐酸
三、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4分)
29.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铜原子 ;(2)2个二氧化硫分子 ;
(3) 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⑷2个亚铁离子 ;
30.请你根据以下实验要求从中选出所需合适仪器的编号,并写在横线上.
(1)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用 、
(3)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所用到的仪器是 、
(4)在(2)、(3)两组实验操作中都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填名称)
31.从H、C、O、Ca、Cl中选取合适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②可用于除铁锈的酸 ;
③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④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⑤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到的盐
3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 。
(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A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 g。
33.从Fe、O2、H2O、稀H2SO4、烧碱溶液、BaCl2溶液、CuSO4溶液中选取合适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⑴化合反应 ;
⑵置换反应 ;
⑶中和反应: ;
⑷碱与盐反应: ;
34.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   ;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7分)
35、(共7分)由A和B两种黑色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可发生如下所示的变化,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1)写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6.(共4分)在实验室里,某同学看到氢氧化钠试剂瓶的瓶口有白色粉末,他对白色粉末的成分作出了一些猜测.
猜测一:可能是氧氧化钠
猜测二:可能是碳酸钠
猜测三:
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他将该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再迸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无色气体是   .
(2)在溶液2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3)由实验现象可知,猜测   是正确的.
37.(6分) 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玻璃棒、 、 。
(4)实验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提供的沉淀试剂,再写出一种添加试剂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操作顺序(填序号):_____________。
五、化学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9分)
38.(3分)某大型洗衣店的废水经沉淀后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使入河口水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呈绿色.
(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洗衣店排放的废水中含较多 元.
(2)资料显示河水中的藻类的化学式为CxH yO110N16P.则该藻类中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3)已知该藻类相对分子质量为355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8%.则式中x的近似值
等于

39.(5分)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