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导学案(教科版)
详细内容
第十一课 自我保护 1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权益遭受侵害的案例事例,选择适合自我的保护途径
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初步了解这些行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学习重点】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学习难点】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学法指导】(阅读并熟悉教材85―89页,完成填空题,并将知识重点用红笔勾画出来。)新-课 -标-第- 一-网
一.自主学习:
1.要使自己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护, 最关键的还要靠 ,即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学法、知法、用法,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 ,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 。
3.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 ,因为坏人最怕被人发现,最怕 。
4.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能够有效地 是至关重要的。
二.合作探究:
1、青少年应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2、如何应对灾难性危机
3.材料分析题:
“六一”前夕,某电视台特地为单独在家的未成年人制作了一期《不要开门》的电视专题节目。在节目中,工作人员乔装改扮成“送货员”,带着礼物来到一些孩子的家门口,“引诱”孩子开门。结果显示,半数孩子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门应答,另外一半孩子的表现则令人担心,他们不但引“狼”入室,还带着“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节目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1)近半数的孩子为什么经不住“百般诱惑”
(2)你从这个事例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评
四.收获展示,归纳知识结构
五.当堂检测
1、为了测试一下现在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某报记者亲自设局“拐骗”儿童。结果发现:85%的儿童轻信对方,愿意跟对方走;10%持怀疑态度,不跟对方走.这说明( )
①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②未成年人不明是非善恶
③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④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一天晚上,小兰的妈妈送奶奶去了医院,爸爸上夜班还没回来。这时,一个自称是爸爸朋友的陌生人敲门。如果你是小兰,你会( )
A 出于礼貌,开门让客人进来坐坐 B 向邻居或周围人大声呼救
C 立即拨打“110”报警 D 告知对方父母不在,有事下次再来
3、某班上体育课时,旁边的一个小店突发大火,有的同学说应该去救火;有的同学说我们不能去,因为未成年人也是受保护的对象。面对一些突发事故,我们应该( )
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力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B. 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C.服从多数同学的意见
D.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4、在生活中一旦发现火情,应迅速拨打的火警电话是( )
A.119 B.110 C.112 D.120
5、发我们面对歹徒行凶时,应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
A.114 B.110 C.119 D.120
6、一天晚上,七年级学生丹丽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两个男青年一直跟着自己,丹丽马上走到行人较多的地方打电话让爸爸来接她回家.丹丽的做法是( )
A.不应该的,给爸爸添麻烦 B.提高警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C.多此一举,完全没必要 D.不履行公民义务,纵容违法犯罪行为
7、几名七年级学生晚自习放学经过一建筑工了时,遇见一伙窃贼正在偷建筑材料.下面是几名同学对此事件所持的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窃贼是大人,我们斗不过他们,保护自己、不理他们是上策
②拨打“110”报警电话,让警察来抓他们
③暗地跟踪,看他们把材料偷到哪里去,好为将来破案提供线索
④一个人去报警,其余几个人悄悄跟着,不能让那几个家伙跑掉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十分重要,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①在拥挤的场合,如上下楼梯时,要避开高峰期
②乘坐汽车、火车、轮船时,尽量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
③遇到大雨洪灾时,远离堰塘、溪口、河流
④上室内课时突发地震,应立即就地蹲下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用物或书包护在头部,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9、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已被启用。在新守则中,原来“遇到坏人坏事要及时报告,要敢于斗争”这一条中删去了“要敢于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是大人的事,与中小学生无关
B.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D.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不再是公民的义务
10、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狡猾的。中学生与其斗争时应该( )
①讲究智斗,不要硬拼 ②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
③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④设法稳住歹徒
⑤尽量回避,保全自身临身 ⑥找一些同学对他们进行报复
A.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第十一课 自我保护 2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掌握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知识目标:学会自我保护的各种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学习难点】掌握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学法指导】(阅读并熟悉教材89―92页,完成填空题,并将知识重点用红笔勾画出来。)
二.自主学习:
1、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有 和 法律援助中心等
2、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法律服务、 非诉讼途径和 3、非诉讼途径主要指: 、调解、裁决、仲裁、 等。
4、打官司要到法院,打官司即诉讼。
5、诉讼分为:①刑事诉讼。 ③行政诉讼。
6、诉讼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 。
7、请你就未成年人保护提几条建议?
二.合作探究:
1.小勇因为惧怕劫匪,忍气吞声,致使自己一次次被劫。请从法律角度说说他为什么会屡受侵害?
2.小芳是某校八年级学生。最近小芳的爸爸开了个小餐馆,他以“生意太忙缺人手”,“女儿早晚要嫁人”等理由,逼小芳退学到餐馆帮忙。小芳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评
四.收获展示,归纳知识结构
三.当堂检测
1.李某不服当地政府对土地纠纷的处理,而把其告上法庭,这是(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公诉案件
2.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是( )
A.双方当事人协商 B.调解
C.诉讼 D.上访
3.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 )
①法律服务 ②法律援助 ③非诉讼途径 ④诉讼途径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学后反思】
第十二课 我们生活的地方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亲社会行为,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能力目标:了解社区考察的一般步骤,培养初步的社会调查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社区的不同类型,感受和关注社区
【学习重点】对各种类型社区的认识了解和关心
【学习难点】感受社区,激发感个人的社会公民意识
【学法指导】(阅读并熟悉教材94―107页,完成填空题,并将知识重点用红笔勾画出来。)
一.自主学习:
1、 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目前我国最基本的社区类型有 社区和 社区两类。此外,还有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两类社区特点的 社区。
3、社区设有 或 ,这些机构负责社区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服务。
4、最有效的防盗系统:
5、邻里交往的原则:
6、 是我们逐步走向社会、不断成熟的标志。
7、社区考察的内容有
二.合作探究:
9、经调查,进入初中后很多同学总觉得没小学好玩。没时间休息,作业又多,科目又多,知识也不如小学好学,考分没小学高,老师也不那么事事安排好,很多事要自己解决,真的很烦。
阅读材料回答:
(1)、你有这种感受吗?什么事令你心烦?
(2)、为了解决这些烦心事,请你给大家提几点好建议,供参考?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5岁的朱女士总有一种不安全感,担心邻居是坏人,怕他们偷家里的财务或探听她家的隐私。因此,她整天紧闭房门,拒绝和邻居说话。这种把邻居当“坏人”的做法严重影响了邻居关系。
材料二:李女士是一个极其喜欢和邻居交往的人。只要一有空闲,她就到邻居加串串门,有时会呆上三四个小时,她还特别喜欢借邻居家的东西或求邻居帮她做一些事情。她也经常给邻居拿点好吃的、好玩的,几乎把邻居当成自己家人看待。她乐此不疲地经营着与邻居的“睦邻友好”关系。实际上,她这种全然不顾他人感受的做法已经干扰了邻居的生活。
材料三:张女士经常在物质上和生活享受上与邻居进行攀比,而且总是想办法占“上风”,不然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说话的底气也不足。这种把邻居当作竞争对手的做法,无形中也破坏了邻里关系。
⑴看完这三段材料,你有什么想法?
⑵三个事例中的人物的做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⑶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持和谐的邻里关系?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评
四.收获展示,归纳知识结构
五.当堂检测
1、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人们所组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村民委员会是它的基层管理机构,这类社区是( )
A、城市社区 B、农村社区
C、城镇社区 D、行政社区
2、在社区里,邻里之间不仅和睦相处,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种关系可使我们感到和谐、温暖。在邻里交往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握一定的分寸,以下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
①、尊重别人的隐私,不随意打听、传播、议论和干涉别人的私事 ②、不干扰别人的生活 ③、尊重他人的个性 ④、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们都希望对自己的社区有进一步的了解,为社区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实现这些愿望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对社区进行实际的考察和研究。社区考察的程序包括:( )
①、组织考察小组,确定考察问题 ②、制定考察计划 ③、实施考察计划 ④、撰写考察报告和交流考察结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我们可以一个人独立开展社区考察活动,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开展,通常,同学们合作进行社区考察,合作考察的好处在于( )
①、有利于同学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②、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③、有助于锻炼和发展同学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④、意见难以达成一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在社区生活中,权利与义务有时会发生矛盾,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B、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可以随心所欲
C、只行使自己的权利,可以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D、行使自己的权利,不管他人的权利
【学后反思】
第十三课 在社区中生活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能力目标:掌握服务社区的途径、方式
知识目标:正确行使我们的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己的的义务
【学习重点】服务和建设社区,是促进我们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习难点】服务和建设社区,是促进我们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阅读并熟悉教材108―117页,完成填空题,并将知识重点用红笔勾画出来。)
一.自主学习:
1、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既有 ,也有 。在社区生活
中,人们既有 ,也有 。
2、参与社区生活必备的素质有哪些?
3、怎样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4、社区规则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社区规则?
5、社区成员的义务和责任有哪些?
6、参与社区生活、服务社区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7、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电视剧《家有儿女》之《一个都不能少》故事简介:因为小区的轿车越来越多了,房产公司决定将小区的花园改成停车场。以夏雪、刘星为首的孩子们不想失去这个花园,要求爸爸妈妈阻止这项计划。但大人们似乎对停车场更感兴趣。夏东海和刘梅甚至考虑赶快买车。夏雪和小区的孩子们据理力争。大人们被孩子们的童趣感动了,他们觉得停车场虽然重要,但为孩子们保留这片快乐的绿色园地更重要。夏东海等决定召开业主大会,否决房产公司的这项计划。花园保住了,夏雪郑重地在树上刻下“花园保卫战”几个字。
(1)、上述故事说明了什么?
11、、上述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材料:人们在公园散步累了,在休闲椅上坐会儿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一个人肆无忌惮地躺在上面,犹如在自己家床上一样就不太好了。一天,小强在公园散步,就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一对年轻夫妇躺在长椅上闭目休息,男子甚至把鞋脱了,只顾自己舒服、方便,他们对一位走累了想要休息的老大娘不理不睬。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生活体验,你能列举出一些在公园里的不文明之举吗?
(2)请为周边的公园设计一条提醒人们讲文明的温馨提示语。
(3)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改变公园中类似的道德缺点.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评
四.收获展示,归纳知识结构
五.当堂检测
1、为了规范社区成员的行为,很多社区制定了“乡规民约”或“社区公约”,这
些“民约”、“公约”属于 ( )
A、法律 B、法规 C、纪律 D、社区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晚上就寝时,小陈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劝阻,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小陈同学的言行 ( )
A、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表现 B、是依法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
C、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D、强调了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1、这几天,我的期末考试复习十分紧张,但夜里常常传来隔壁李阿姨的咳嗽声,扰得我睡不着觉。我应该 ( )
A、打电话骂她一顿 B、尽量忍耐,不去管人家
C、叫保安出面制止 D、关心地问李阿姨要不要我陪她去医院看看
4、2010年2月10日,兰州市城关区志愿者网报道:焦家湾社区坚持:“学校
放假、社区报到”的区校互动工作模式,制定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号召辖
区青少年到社区报到登记,每周五作为“实践日”,开展了“我是小小城管员”
“社区小助手”等主题实践活动。对上诉措施,看法正确的是( )
A、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不必感受社区
B、社区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靠学生努力是不行的
C、作为社区成员和社会公民,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关注我们的社区和社区中的人和事
D、作为社区成员,我们最好不要参与社区活动
5、2011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日”期间你可以参加当地举行的“地球一小时熄灯
日”活动,或者自己开一个“地球一小时熄灯日”派对,邀请邻居参加。邻里之
间共同参与可以( )
①使邻里更加和睦②有利于社区建设③有利于了解邻居的隐私④共建和谐社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要想自家阳台上的花开得艳、自家园子里的菜长得壮,得上肥。夏日里,不
少居民家的自制肥却让邻居苦不堪言。这告诉我们在社区生活中要 ( )
①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②学会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③妥善处理个人利于、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④不顾他人的感受,做自己的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