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发电厂典型事故汇编(锅炉篇)之一
详细内容
1. 增开给水泵汽包满水1979年11月14日,一期增开#1给水泵(定速泵),由于运行人员误操作造成#2炉因锅炉严重满水紧急停机事故,使我厂在七十年代少有的安全百日无事故周期功亏一篑。【事故经过】11月14日5时30分值长通知汽机启动#1给水泵(事故发生前,一期#1、#2机带负荷95MW,公用#3给水泵),#1给水泵启动后压力、流量上升,主给水调节门开度在100%,#2炉汽包水位上升,司炉认为待恢复到正常水位后再处理不迟,未重视水位上升速度。5时34分水位至+160mm,司炉令助手开启事故放水手动门(#2炉事故放水一道门原为手动),停止一台给粉机降低燃烧,当水位+200mm时,司炉手动关小给水调节门,此时调节门在100%开度卡,调节无效,水位上升至+250mm。司炉方关闭两只给水电动门,此时水位已达+300mm,汽温骤降,5时37分#2机打闸停机。【事故原因】1.司炉对增开给水泵,压力流量上升,水位上升较快带来的后果估计不足。
2.水泵启动时,给水调节门开度已在100%,司炉没有采取适当关小调门,保持给水流量与主汽流量基本平衡的措施,而错误的认为“待恢复到正常水位后再处理不迟”,调节机构未留有一定的调节裕度。因而错过了及早发现调门卡的机会。
3.汽包水位+75mm时既未及时开启事故放水门,又没有采取关小调门调节水位的方法,当司炉发现水位升高到+160mm时,而是采取降燃烧的错误调节方法,进一步加剧了汽包水位的上升。
4.司炉在发现汽包水位+200mm给水调节门卡时,又没有及时采取停运#1给水泵的措施,从而又一次错过了最有利的处理时间,使汽包严重高水位停机成为可能。
5.当汽包水位上升至+250mm司炉才开始关给水电动门。司炉对给水电动门开、关行程时间心中无数,从而使锅炉汽包满水成为必然。
6.备用给水泵刚启动时司炉对水位轻视,当发现汽包水位高时处理心中无数、慌乱。实际经验不足,缺乏对事故的分析判断处理能力。
7.给水调节门卡也是造成汽包满水的原因之一。【事故防范】1.班组应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教育,安全防范落到实处。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运行人员特别是主岗位人员对锅炉事故的分析、判断、处理能力。
3.司炉在增开备用给水泵前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定速泵),应适当关小给水调门,保持给水流量与主汽流量基本一致,控制汽包水位略低于正常值并加强对汽包水位的监视。
4.在增开给水泵或给水泵切换时,再循环关闭前一定要与锅炉联系,并得到司炉同意。
5.正常运行给水自动投入时,应保持给水自动调节好用,高、低水位报警正确,并加强对汽包水位的监视。当发生自动失灵、勺管卡或事故状态下,应立即解除自动,手动控制进水保持汽包水位正常并联系热工处理。当发现汽包水位不准确时,应尽快联系热工处理
6.当汽包水位较高(事故放水打开或故障)还有升高趋势时,可以采用适当开启锅炉定排及连排放水,以缓解水位上升速度,(并与机专业加强联系),同时应加强对一、二减温器进口温度的监视。
7.对设备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给水泵改定速泵为调速泵,以
减少起、停给水泵对给水流量的影响及对阀门的冲击。
8.开展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培养运行人员对给水调节提前量掌握的能力。
9.起、停重要设备应加强专业之间的联系协调,使运行值班人员及早做好变工况运行的思想准备,及时调整运行方式。
10.运行值班人员应认真学习好《锅炉运行规程》并严格遵守,杜绝违章操作。
11.事故状态下相关专业应主动配合事故处理,及时消除事故根源,缩短事故处理时间。
12.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检修维护水平,确保设备、阀门在事故状态下好用。【同类事故】【案例】水位自动异常汽包满水事故经过:2003年2月5日1时00分,#3炉负荷80MW,运行接班P=10Mp,t=535℃,D=256t/h,8台给粉机,协调、AGC、水位保护投入。01时01分锅炉“MFT”动作,事故音响报警。炉按熄火处理,负荷最低降至18MW,主汽温最低500℃,再热汽温最低490℃。水位最低—253mm,01时04分汽包达点火水位锅炉点火恢复,01时15分协调、AGC投入,恢复原方式。原因分析:(1)两票三制执行不力,炉接班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水位自动异常,致使锅炉低水位保护动作。
(2)交接班时监盘质量不高,交班人员未对汽包水位进行认真的监视与调整,给水泵勺管卡、给水自动跳及汽包水位低I、II值报警均未及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