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高二历史必修三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学法指导
1.轻松记忆
(1)经典力学
内容
特征
意义
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实验、数学化
统一(天上、地下的运动),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2)相对论
内容
特征
意义
广义、狭义
打破绝对时空观
物理学的革命,对牛顿力学的既否定又发展
(3)量子论
诞生
发展
意义
量子假说
量子力学
微观世界
2.重点拓展
(1)伽利略最早倡导并以实践实验加数学的方法,他所谓的实验室理想化的实验。牛顿的方法是“归纳-演绎”法,与从前的演绎法所不同的是,牛顿认为演绎的结果必须重新诉诸实验确证。在二位大师这里,实验观察和数学演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日常所接触的都是远远小于光速的运动,根本无法察觉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描述的相对论效应:长度变短、时钟变慢。但是如果接近光速的运动能变成现实的话,一个以这样速度运动的人,在另一个静止的观察者看来就可能只是一条线。
(3)牛顿力学(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要注意理解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既否定又发展。相对论发展概括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仅是相对论中物体低速运动下的一个特例,对物体高速运动下的时空观,则无法解释,但是他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17世纪物理学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条件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去创造、去发现,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宗教改革进一步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对科学革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3)地理大发现又以实践证明了地缘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2.经典力学
(1)重要奠基者──伽利略(16世纪末17世纪初)
①贡献: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物理学:落体定律、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定律。
天文学: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②意义: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创立者――牛顿(17世纪)
①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主要内容: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
③显着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④应用:海王星的发现证明了牛顿理论的预见性、科学性。
⑤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宏观世界)的运动;只适用于物体运动的低速状态,是绝对的时空论。
3.相对论
(1)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①19世纪末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
②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的新问题,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等。
(2) 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①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
②1916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
(3)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①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②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③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
(4)相对论建立的意义
①相对论的提出是对近代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②它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深刻地揭示了空间、时间的本质属性。
③它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4.量子论
(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
②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
(2)过程
①1900年,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
③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意义
①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②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③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
④对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这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5.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
(2)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即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并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哲学和科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3)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在科学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经典力学的产生归根结蒂是( )
A.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结果
C.思想解放的结果 D.牛顿不懈努力的结果
答案:A。
辨析: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故答案为A。
例二: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 )
A.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C.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D.伽利略的发现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
答案:D。
辨析: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D。
例三:“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这是哪个科学家提出的(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答案:C
辨析:这段论述符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故答案为C。
例四:下列对牛顿力学体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理论
B.牛顿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C.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D.牛顿力学体系不能适用于整个客观世界,相对论兴起后,应该否定
答案:D
辨析: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但是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理论,因为该理论是当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的时候适用的一种理论,因此牛顿力学体系是相对论的一种特殊情况。牛顿提出的关于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仍指导着今天的物理学思想。故答案为D。
例五: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突出表现在相对论( )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深刻的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③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答案:A。
辨析:④是对量子论意义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五、体验高考
例一:(2009广东历史卷,2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辨析:本题用排除法。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典力学的组成部分。爱因斯坦的主要学说是相对论,它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把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普朗克高度评价爱因斯坦即基于此。故答案为B。
例二:(2007年高考海南卷)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答案:B。
辨析: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发展而非否定,C项错在“彻底解决”,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微观世界的是量子理论。故答案为B。
例三:(2008年上海高考) “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答案:A
辨析:注意题干中的“引力”,应该考查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故答案为A。
例四:(2008年江苏单科15)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答案:B。
辨析: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测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行星,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但是并没有说明行星的运动和图像;爱因斯坦主要贡献是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普朗克主要是提出了“量子假说”。牛顿提出了物理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用科学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打破了基督教之前所宣扬的“神的力量”。故答案为B。
例五:(2008年广东单科21)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答案:C。
辨析: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与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无关。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