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地理教案>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知识点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知识点

详细内容

学案30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河流开发的原则:既要考虑河流的________,更要考虑流域的________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2.自然背景的作用:决定了河流的________和流域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特点 整体性
2.利用方式 开发方向

3.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
(1)田纳西河概况。
①位置:位于美国________部。
②发源地:________________的西坡。
③流域地位:密西西比河的支流 ________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①地形:________,起伏大    资源丰富陆路交通不便
②气候:属亚热带,气候__________,降水季节变化大。
③水系优点:水系    ,大多可通航缺点:河流    ,水量很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包括________、铁、________、磷、锌、云母等。

答案:(1)①东南 ②阿巴拉契亚山 ③俄亥俄河 
(2)①多山 水力 ②温暖湿润 ③发达 落差大 ④煤 铜

以练促记
下图为某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完成(1)~(3)题。

(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解析: (1)根据该河流的剖面图可知,c处河流的落差大,因此该处水力资源丰富,是修建大坝的理想位置。(2)d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该处汇集了大量来自上、中游的水,再加上平原地区排水不畅,故最易发生洪水危害。(3)M河流域的上、中游位于山地丘陵区,落差较大,故在该河流域植树造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答案: (1)C (2)D (3)C


1.历史上状况:开发早,形成较为发达的农业, 盛产     、马铃薯和蔬菜后果:人口较少,影响    
2.19世纪后期状况:流域内人口   ,对流域 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掠夺式开发后果:带来    、植被破坏、     等一系列问题

答案:1.棉花 不大
2.激增 土地退化 环境污染

以练促记
读X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问题。

 项目
年份 耕地 草地 荒地 林地 其他
198055.0% 4.9% 15.4% 19.8% 4.9%
201040.2% 6.2% 1.3% 44.1% 8.2%
该表表明1980―2010年X河流域(  )
A.下游泥沙淤积严重 B.径流季节变化性大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层变薄

解析:该表反映X河流域的林地、草地面积增大、耕地面积缩小,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因此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C

1.流域开发的目标。
(1)核心是河流的________。
(2)结合 ________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3)对流域内________进行恢复和治理。
2.具体措施:在防洪、________、________、提高水质、旅游、________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
3.效果:根治了________,农林牧渔业、工业和________得到迅速发展,____________明显改善。

答案:1.(1)梯级开发 (2)资源条件 (3)生态环境
2.航运 发电 土地利用
3.(1)洪灾 旅游业 生态环境

以练促记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1)~(4)题。

(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2)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3)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4)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C.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D.流域开发不能太开放,应以制度加以约束

解析:第(1)题,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河流是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河谷平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第(2)题,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促进了“工业走廊”的形成。第(3)题,据图中的降水资料可知该地区11月份降水开始增多,进入多雨期,在此之前应留出一定的库容用以防洪。第(4)题,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一直被许多国家奉为国土整治的样板,其中D项应为提高流域的开放度,创造一个开放的宽松环境,为招商引资、扩大外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答案:(1)B (2)D (3)A (4)D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  )
A.发源地――保护生态植被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解析:第(1)题,矿产资源丰富是河流流域特征,不是水系、水文特征。第(2)题,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应保护它的植被;河谷平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要注意水资源的分配及水质的保护;河口不一定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答案:(1)A (2)A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完成(1)~(2)题。

(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
①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A项为社会经济因素;C项径流季节变化大不是水库建设的有利条件;金沙江主要流经横断山区,地质条件
不稳定,D项错。第(2)题,①项为有利因素;水库建设能有效地缓解旱涝灾害,④项错。
答案:(1)B (2)B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800 mm~1 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材料二 重庆三峡水土流失面积构成。

材料三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有________。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解析:(1)据材料一可知当地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加之该区域地形高低落差大,包括我国横断山区在内,故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丰富。(2)据材料二得出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据材料三得出结论,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流水侵蚀加剧。其结果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气候湿度减小,肥沃的地表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流失的土壤在河道、湖泊淤积使其泄洪能力降低,可能频繁引发水旱灾害。植物种类增加应该是生态环境改良的结果。(4)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5)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主要从恢复自然植被、调整产业结构及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水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
(2)旱地 增大
(3)A
(4)自然因素: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
(5)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