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二中2013―2014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评价试卷(有答案)
详细内容
上高二中2013―2014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评价试卷(有答案)
本卷可能要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He:4 Cl:35.5 Fe?56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化工中可通过催化裂化,可以获得碳原子数较少的轻质油
B.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
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弱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
5.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HCl溶于水得盐酸 D.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6.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用N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0.1NAB.1.6gNH2-离子所含质子数为NA
C.22.4 LHCl溶于水,溶液中H+数为NA D.9g D2O所含的中子数为4.5NA
7.已知X+、Y2+、Z-、W2-代表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主族元素。下列关于X、Y、Z、W 四种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W B.原子序数:Y>X>Z>W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W D.金属性:X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9.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B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D>C B.A>C>D>B C.C>A>B>D D.B>D>C>A
10.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g)+O2(g) 2SO3(g),在10秒内反应物SO2的物质的量由1mol降到0.6mol,则反应速率ν(O2)为( )
A.0.02mol/(L•s) B.0.04mol/((L•s) C.0.01mol/((L•s) D.0.2mol/((L•s)
1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04 mol/L<c1<0.14 mol/L
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这个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
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13.燃料电池是燃料(如H2、CO、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液为强碱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负极反应为CH4+10OH-→CO32-+7H2O+8e- B. 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 随着放电进行,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D. 随着放电进行,溶液的PH不变
14.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3HSO-3===3SO2-4+Cl-+3H+,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加快。上图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一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增大引起的
B.纵坐标为v(H+)的速率―时间曲线与图中曲线能完全重合
C.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浓度减小
D.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t1~t2时间内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
15.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16.已知断裂1 mol C―H键,要吸收热量414.4 kJ;断裂1 mol C―C键,要吸收热量347.4 kJ;生成1 mol C===C键,会放出热量615.3 kJ;生成1 mol H―H键,会放出热量435.3 kJ,某有机物分解的反应可表示为:若在反应中消耗了1 mol乙烷,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放出251.2 kJ的热量 B.该反应吸收251.2 kJ的热量
C.该反应放出125.6 kJ的热量 D.该反应吸收125.6 kJ的热量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52分)
17.(10分)⑴请选择合适方法的字母代号填空:
①从海水中提取粗盐________;② 煤转化为焦炭、煤焦油等________;
③ 工业上由氧化铝制取金属铝________;④ 提纯氢氧化铁胶体________。
A.过滤 B.裂解 C.分馏 D.裂化 E.干馏 F.还原
G.电解 H.溶解 I.渗析 J.蒸发 K.氧化
⑵某可逆反应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 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则该反应的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此反应 (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 _____ (能或不能)用C表示反应速率,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 ____ 状态,此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填等于或不等于)。
18.(6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 + HCl = NaCl + H2O B.2FeCl3+Cu =2FeCl2+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 判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填序号 )。
(2)不能的, 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如果可以, 写出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应式, 电解质溶液名称:
负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名称____________,
19.(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2)画出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⑩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
(4)画出④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5)用化学实验证明③比④活泼:_____ ___
20.(10分) 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①热稳定性:HmD>HmC;② 、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③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④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依据上述信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HmDm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能证明 、 的还原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E的单质通入A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mC溶液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等体积混合,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在该溶液中溶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1分)
(6)在A、B、C、E单质中,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1.(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铁粉与浓硫酸反应所生成气体的成份并测定各气体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推测】足量的铁粉与浓硫酸反应能生成SO2和H2两种气体。
(1)该小组作出此推测的理由是: 。
【实验准备】a.供选择的药品:铁粉、浓硫酸、氧化铜粉末、0.2 mol/L的H2C2O4标准溶液、0.1 mol/L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酸碱指示剂。
b.实验装置设计及组装(加热及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2)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其目的是 。
(4)B、C、D中所盛试剂均足量,则证实生成的气体中同时存在SO2和H2的现象是
。
(5)A中反应结束后,继续通N2使A中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待B、D中反应完全后,先后三次取用B中反应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每次取用25 mL,用H2C2O4标准溶液进行测定。
①H2C2O4标准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该方程式完成并配平。
( )H2C2O4+( )MnO4- +( )H+ =( )Mn2+ +( ) H2O+( ) ( )
②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
③重复测定两次,平均每次耗用H2C2O4标准溶液15.63 mL,则铁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气体
的物质的量为 ;经称量,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减少0.8 g,则产生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座位号
高一年级化学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
题号9101112131415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52分)
17.(10分,每空1分)
(1)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8.(6分,每空1分,(2)问2分)
(1)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
(1)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___________ ______(2分)
21.(16分,每空2分) (1)
(2)
(3)
(4) )
(5) ①
②
③ ,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3=48)
题号12345678
答案BACDCDBA
题号910111213141516
答案ABABD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请把下列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题位置上)
17.(10分)⑴① J ② E ③ G ④ I
⑵ A和B , C , 是 ; 能 , 化学平衡 , 等于 (每空1分)
18.(6分)⑴ B
⑵(A)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电子转移
⑶ 铜, Cu-2e- =Cu2+, 氯化铁溶液 +(每空1分)
19.(10分)⑴ K , F , Ar 。
⑵ 略 , 略 。
⑶HClO4;KOH;Al(OH)3;
⑷答案略
⑸Na; 与H2O反应(或其他正确方法) (最后一空2分,其余一空1分)
20.(10分,每空2分)
(1) (1分)
(2) Cl2 + S2-= 2Cl-+ S↓
(3) Cl2 + 2OH-= Cl-+ ClO-+ H2O
(4) H2 S+ OH-= HS-+ H2O 离子键和共价键(1分)
(5) Na、S
21.(16分) (1)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Fe反应生成S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稀,与Fe反应生成H2
(2) 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3)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H2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4) B瓶中溶液紫红色变浅说明生成了SO2,D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生成了H2。(答对一种得1分)
(5) ①5、2、6、2、8、10CO2
②滴入最后一滴H2C2O4溶液时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之内不恢复。
③0.025 mol,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