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历史试题>嘉兴市第一中学2011学年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有答案)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1学年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有答案)

详细内容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一历史 试题卷

满分[3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5分)
16.《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段诗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鼎盛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7.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使大夫 C.太尉 D.廷尉
18.宋代时,为分散宰相的权力而增设的副宰相的名称是
A.同平章事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参知政事
19.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B.分封制的创设 C.州刺史的设立 D.科举制的创立

20.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和?等
人都是军机大臣。这些大臣
A.必须是高级军事将领出身
B.都是由皇帝亲自“钦定”的亲重大臣
C.其实际的官职就是丞相(宰相)
D.处理军政大事有独立的决策权

21.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 ③文化专制,抑制了科技的发展 ④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抗日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5.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中,英勇抗击日军的爱国人士有:①邓世昌 ②徐骧 ③丁汝昌④刘永福 ⑤丘逢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
26.日本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上述材料表明:①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②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③经济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华的步伐 ④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绝非偶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绝不放弃领土之
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这一文献的发表表明
A.国共两党合作初步实现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D.国民政府决心“抵抗暴力”
28.“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
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A.国民革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
2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30.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武昌起义爆发 ②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④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⑤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A.①③④②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③②⑤

二、非选择题

4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这两种意见的理由分别是什么?(6分)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地方行政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意义。(5分)
(3)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2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无美恶,期于适时”这句话的认识。(4分)


48.(8分)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说:“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
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1万多人不到10.9万人


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的主要依据,试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的标志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三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4分)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一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75题)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CBDABDBCADBAD

二.材料题
47.(1)行分封,还是行郡县。(2分)分封制:天下初定,分封有利于对边远地区的管理;郡县制有利于对地方的控制,可以避免出现周朝诸侯纷争的局面。(4分)
(2)行省制度。(1分)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后世。(4分)
(3)中央集权逐步加强。(2分)要紧扣制度与时代关系来认识,如制度要适应当时社会的情况和时代需求;制度要随着时代变迁而革新。(4分)
48.
(1)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等战役,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2分)
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分)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战略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