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实中学2014年高一下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详细内容
效实中学2014年高一下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共24分)
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一乘客以自己的车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他看到的下列现象中肯定错的是
A.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却向后退
B.公路两旁的树静止不动
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前不动
D.路旁的房屋在运动
2、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如图所示,菜刀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刀刃前部的横截面顶角较小,后部的顶角较大,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
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3、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自由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的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就是惯性
B.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C.一人飞跑时不易被别人挡住,是因为飞跑时的惯性要比走路时大
D.从受一定牵引力作用下的汽车上不断卸下货物,汽车速度的变化不断加快
5、如图甲所示为杂技表演的安全网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O、a、b、c、d……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bOg均成120°向上的张角,如图乙所示。若此时O点受到的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F,则此时O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力的大小为
A. B. C. D.
6、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速度减为零前通过连续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3t,
2t,t,这三段位移之比和在这三段位移上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3∶2∶1,1∶1∶1 B.32∶22∶1,3∶2∶1
C.5∶3∶1,3∶2∶1 D.33∶23∶1,32∶22∶1
7、如图所示,在力的合成实验中,使b弹簧按图示位置开始沿顺时
针方向缓慢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
的拉伸方向不变。则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的读数变化是
A.a增大,b减少 B.a减少,b增大
C.a减少,b先增大后减少 D.a减少,b先减少后增大
8、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已知m1>m2。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1、m2、
1、 2的数值均未给出
D.以上结论均不对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9至13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第14题(1)小题1分、(2)小题2分,共18分)
9、下列哪些情况下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A.分析原子核内核子间相互作用时的原子核
B.研究绕太阳运转时的地球
C.运动员分析旋转球技术时的乒乓球
D.观察天上形状变幻的云朵
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在分析图像时用虚线做了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11、如图,当车厢向右加速行驶时,一质量为m 的物块紧贴在车壁上,相对于车壁静止,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竖直方向上,车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与物块的重力等大
B.在水平方向上,车壁对物块的弹力是由于物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C.若车厢加速度变小,车壁对物块的弹力也变小
D.若车厢加速度变大,车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变大
12、如图所示,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 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A.vb= m/s B. m/s
C.de=3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13、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B对墙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3,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4。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A.F1保持不变,F4保持不变 B.F1缓慢增大,F4缓慢增大
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D. 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14、(1)当打气筒对装水的可乐瓶打气时,可乐瓶中气体的体积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此时打进的空气越来越多,瓶中的气体压力会怎样的变化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以下选项中不是影响水火箭飞行时间的因素有
A.水火箭瓶身颜色 B.水火箭装水量 C.水火箭打气量
D.水火箭射程的测距仪器 E.水火箭尾翼 F.水火箭发射角度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15题4分,第16题10分,第17题8分,共22分)
15、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距离为h,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共用时间为t,则重力加速度g= ▲ 。
16、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方案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 ,原因是 ▲ 。
(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 。
(3)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9.8m/s2),并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
配重(个数)01234
弹簧秤读数(N)0.501.001.501.902.50
测木块重(N)2.0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图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
17、(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以下表格所示,为了算出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
计数点序号123456
计数点对应时刻/s0.10.20.30.40.50.6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144.062.081.0100.0110.0168.0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公式a=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选取图线上相距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2)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下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依次为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
则在计时器打出点2、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2= ▲ cm/s,
v5= ▲ cm/s,小车的加速度a= ▲ c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8分,第20题10分,第21题10分。共3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935年在苏联的一条直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因蒸气不足而停驶,驾驶员将货车厢甲留在现场,只拖着几节车厢向前不远的车站开进,但他忘了将货车车厢刹好,以致货车厢在斜坡上以4m/s的速度匀速后退,此时另一列火车乙正在以的速度16m/s向该货车厢驶来,驾驶技术相当好的驾驶员波尔西列夫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结果恰好接住了货车厢甲,从而避免了相撞,设列车乙刹车过程和加速倒退过程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求波尔西列夫发现货车厢甲向自己驶来而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多远?
19、质量为10 t的机车从停车场出发,经225m后,速度达到54km/h,此时,司机关闭发动机,让机车进站,机车又行驶125m才停在站上。设运动阻力不变,求机车关闭发动机前所受到的牵引力。
20、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与弹簧A、B相连接,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弹簧A、B质量均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试求用手拉住弹簧A的上端,缓慢上移多大距离时能使弹簧B产生的弹力大小变成原来的2/3?
21、如图所示,物体的重量为2kg,两根轻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 =60°的拉力F,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
五、附加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一根弹性细绳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将其一端穿过一个光滑小孔O(其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为O'),系在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A上,A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孔O离绳固定端的竖直距离为l,离水平地面高度为h(h< ),滑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正压力的μ倍。问:
(1)当滑块与O'点距离为r时,弹性细绳对滑块A的拉力为多大?
(2)滑块处于怎样的区域内时可以保持静止状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
78
BDCBBDDD
二、不定项选择题
91011121314(1)14(2)
BBDACBDBCAAD
三、实验题
15、 。
16、(1)B 不受木板如何运动的限制(或摩擦力的测量更方便、准确) (2)木块的重力、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3)图象如下 0.25
17、(1)C
(2)21.4,36.3,50
四、计算题
18、当两车恰好不相撞时,速度相同.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对乙车:
这段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为
所以,波尔西列夫发现货车厢甲向自已驶来而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的距离
L=x甲+|x乙|=100m.
19、加速阶段v0=0,vt=54km/h=15m/s,s1=225m
所以a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减速阶段v0=54km/h=15m/s,s2=125m,vt=0
所以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2为
得阻力大小为
因而
20、解:B弹簧原先处于压缩状态,形变量 ,上弹簧无形变
情况一:B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形变量 ,B上端上升
由M受力平衡可知,A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形变量
则A的上端应上移
情况二:B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形变量 ,B上端上升
由M受力平衡可知,A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形变量
则A的上端应上移
21、解:作出物体A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
Fy=Fsinθ+F1sinθ-mg=0 ①
Fx=Fcosθ-F2-F1cosθ=0 ②
由①②式分别得F= -F1 ③
F= ④
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则有F1≥0 ⑤,F2≥0⑥
由③⑤式得F有最大值Fmax= N
由④⑥式得F有最小值Fmin= N
综合得F的取值范围
五、附加题
22、解析:(1)由几何关系知,弹性绳的伸长量为:∆X=
又由胡克定律知,弹性绳对滑块A的拉力大小应等于弹性绳的弹力大小,即:
T=k∆X =k
(2)设A静止时离O′的最大距离为r′,此位置处A受力如下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及摩擦力公式和胡克定律,有:
N+Fcosα-mg=0
Fsinα-fm=0
fm=μN
F=kh/cosα
∴由以上四式,解得:
∵
∴ ……
可见,滑块可以静止在以O′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域内的任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