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控制>高校结算中心资金运作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一)

高校结算中心资金运作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一)

详细内容

[摘要]高校结算中心在进行资金运作业务过程中,潜伏着很多风险。本文针对高校结算中心资金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和控制措施,对于高校降低资金运作风险,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结算中心;资金运作;风险防范;风险控制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结算中心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更加频繁。在资金运作过程中,高校结算中心将面临诸多风险。如何对资金运作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与控制,保证高校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高校领导和财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风险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体制和制度等原因。因此,应从战略上重视、从整体上防范。全面构筑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框架,从而降低高校资金运作风险,促进高校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一、高校资金运作的风险及其成园
  
  (一)高校贷款负债的风险
  自1999年以来,高校被扩大招生规模并允许向金融机构贷款。因此,很多高校抓住机遇,成倍扩大高校规模,一次征学校建设用地数千亩。而国家教育投资不能满足高校扩建的要求,巨大的资金缺口只能依靠银行贷款。据资料可知,2005年底,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贷款均额4.4亿元;而这76所高校的总收入是656.66亿元,校均收入达到8.64亿元。2007年全国高校负债总额达2500亿元,且有扩大趋势。高校贷款尽管给其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巨额本息的支付也将使高校面临严峻的还款压力和财务风险。
  
  (二)高校财务状况存在总体失衡的风险
  高等院校作为事业单位,其财务状况失衡的表现与企业有所不同,不大可能出现破产的现象,但其流动资金是有可能短缺的,出现不能按时发放教职工工资津贴、日常开支资金严重短缺等现象。
  
  (三)校办企业存在财务风险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主要作用:一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为学校创收,弥补经费不足。然而目前校办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远不能与社会上一些企业相比,因此,虽然高校公司较多,但盈利的少,亏损倒闭的多。学校作为校办企业的投资者,对校办企业要负主要责任。一旦校办企业破产,会对学校财务状况造成影响,形成学校财务风险。
  
  (四)国际经济形势所造成的风险
  国际及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必将对我国高校的效益和发展产生影响。2009年的国际金融风暴就对我国的高校具有重大影响。面对金融风暴,应扩大或紧缩国外进口仪器设备的购置,减小或避免高校损失,使高校利益最大化。
  
  二、资金运作风险的防范对策
  
  高校结算中心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和措施,防止资金运作风险的发生,对于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分析和把握宏观经济政策
  高校结算中心的资金运作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法律规范的影响很大。因此,为了规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法律规范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高校资金结算中心应随时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走向,对国家已经出台甚至即将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出台背景、意图和本质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准确把握各项经济政策的精神,提高提前领会政策意图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资金运作中把握先机,不至于与政策发生抵触。
  
  (二)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
  高校结算中心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地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结算中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招纳人才、培养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对高校结算中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高校结算中心应“以人为本”,运用有效的奖惩机制。不断壮大高素质、专业化的员工队伍。
  1 加大对结算中心员工的教育引导力度,促使员工树立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法治观念,使风险管理融入业务经营的各个方面。
  2 提高结算中心人员的业务技能,使之熟悉与结算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金融、财政和货币政策,熟练掌握财务管理、资本运营等理财知识技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3 加大宣传力度。使投资企业增强信用观念,取得高校领导对结算中心风险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确保风险防范措施顺利实施。
  4 建立完善员工的评价、选拔和奖励等激励机制,这涉及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有实现员工所创造的效益与奖励直接挂钩,才能树立“主人翁”精神,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