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现金流的风险识别与控制(一)
详细内容
【摘要】营运现金流不足是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营运现金流不足是由于现金周转速度减慢,销售规模扩大,营运资金被占用原因形成的。营运现金流不足可以通过对相关比率的计算和评价来识别。企业要通过加强存货资金管理,加强现金回收周期的控制,加强应付账款管理,加强现金预算,防止营运资金被挪用或占用来应对营运现金流不足造成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营运现金流 风险 识别 控制
企业的现金流融合并贯穿于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全部流程中,主要是指现金的流转和流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营运现金流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营运现金流不足,企业将无法完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生产经营将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因营运现金流不足而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无法进行而引发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之一。
一、造成企业营运现金流不足的原因
企业要防范营运风险,首先要真正找到造成企业营运现金流不足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
对性地采取措施,防范或化解由此产生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企业营运现金流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现金周转速度减慢
现金循环周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所需营运资金的数额。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企业现金周转速度有所减慢,那么企业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量将增加,这时,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或借款额度,就无法增加资金投入,企业原有的营运资金就会因现金周转速度的减慢而无法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营运现金流将出现一定额度的缺口。而现金循环周期的增加有以下三个原因:
(1)存货增加。存货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导致产品积压,库存增加,存货周转期延长。
(2)收款延迟。因为客户的原因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没有按照以往的期限回收,导致收款延迟,应收账款周转期相应延长。
(3)付款提前。因为供应商或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提前偿还了供应商的货款,导致企业应付账款周转期缩短,使现金循环周期延长。
2.销售规模扩大
当一个企业迅速扩张时,销售规模扩大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盈利,但仍会面临营运现金流不足的问题,因为它需要为不断扩大的业务筹集营运资金。如果一个企业以超过其财务资源允许的业务量进行经营,将可能会导致过度交易,从而造成营运现金流不足。如果该企业没有融资渠道来弥补这部分现金流缺口,企业将会因为销售规模扩大而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3.营运资金被占用
营运现金流不足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企业内部,很多企业并没有将企业的营运资金用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而是将其用于对外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而对外投资或购置长期资产项目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收益,现金流入存在长期滞后的规律,因此,造成了企业营运现金流不足。
二、营运现金流不足的识别方法
企业要防范营运风险,就必须掌握该风险的预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营运风险的预警主要可通过对相关比率的计算和评价来实现。通过计算并获得反映企业现金周转速度的指标信息,就能及时发现企业现金周转速度的变化情况,而现金周转速度的变化可以使企业更准确地预见企业可能出现的由于营运现金流不足所产生的风险。反映企业现金周转速度的比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回收期和应付账款期等指标。
另外,企业扩大销售规模必将引起企业营运现金流需求量的增加,从而引发营运现金流风险。因此,及时掌握企业销售额的变化情况也是企业预见营运风险的重要方法。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销售额增长比率这一指标来反映企业销售额的变化情况。
三、企业如何应对营运现金流风险
1.加强存货资金管理
从现金的流动过程来看,存货现金的占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的起点,是必不可少的,但被存货占用的现金流动性较差,不能及时变现而用于其他现金需求。另外,如果存货占用了企业大量的现金,这必然给企业拥有的有限的营运资金带来压力。因此,从现金流动性控制和节约企业营运资金的角度出发,企业应重点控制存货现金占用量,避免因存货占用大量现金而给企业带来营运现金流压力。企业控制存货资金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
(1)存货资金的计划控制。在确定企业存货占用资金数额的基础上,编制存货资金计划,合理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数量。
(2)存货资金的归口分级控制。根据存货管理和资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每项存货资金由哪个部门使用,就归哪个部门管理。
(3)实行存货资金的分级管理。对各归口的管理部门存货资金计划指标进行分解,分配给所属单位或个人,层层落实,实行分级管理。
(4)建立供应链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供应方在满足需求方要求时能做到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有足够数量的合适商品,需求方的库存是在不断的补充中形成的,对需求方而言,库存数量非常趋近于零,它满足了供应链上需求方的少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采购。这种模式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零库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