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力论文>让热电企业浮出降耗水面──对浙江、江苏小型热电企业的调查与思考(一)

让热电企业浮出降耗水面──对浙江、江苏小型热电企业的调查与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要】“十一五”规划我国GDP能耗要下降20%,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热电产业将发挥重要作用。急需国家决策部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效益、环保优先,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热电产业就从前苏联引进并起步发展,此后几起几落,一路坎坷。今天,小热电却被有关职能部门当成小火电要进行关并;“十一五”规划我国GDP能耗要下降20%,热电产业将发挥重要作用。这样一个既节能又环保、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为什么会如此步履维艰?近日,记者走访了浙江、江苏等热电企业,切实感受和了解到这个产业发展的一些脉络。

  从浙江嵊州新中港热电到杭州杭联热电、天马热电、南京协鑫热电、宝应协鑫热电,一路上,记者所看到的热电企业,绿色环绕,花草茂盛,干净、整洁、漂亮,高高的烟囱中袅袅着淡淡云烟,与蓝天相辉映,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热电厂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电脑控制中心把整个热电厂的运转纳入掌控之中,一座座管理有序、高科技、花园式的小热电厂让记者耳目一新。

  是谁把热电、火电一勺烩了?

  热电专家王振铭教授是我们这次采访活动的顾问,一路上经过他的科普,我们走近了热电这个技术性行业。据他测算:热电企业每年节约4500万吨标煤。一个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厂可以替代周围199台小锅炉。不论是节能和环保,热电都比火电具有天生的优越性,但热电的节能价值长期以来却被淹没和忽略了。至今,统计局没有它的节能统计数字,电力公司也不统计热电的节能数字。

  那么,究竟什么是火力发电?什么是热电联产?

  一般的火力发电厂只有一种产品──电。火力发电厂有一个无法避免的冷端损失,大量的热能被循环水带走,很可惜。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仅在35%左右。热电厂是在发电过程中将一部分热能通过热力管道送到千家万户,因而热电厂有两种产品──电与热,所以热电厂的热效率一般都在45%以上。

  杭州早在1984年就用热电代替小锅炉,一下子拔掉了40多根小烟囱,引起轰动,提高了杭州的城市品位。

  在浙江嵊州开发区,满眼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几乎看不到冒黑烟的烟囱,一个新中港热电厂替代了几乎所有冒黑烟的小锅炉。

  在杭州经济开发区,娃哈哈集团曾建有自己的小锅炉。杭州杭联热电厂建厂后,双方协商,娃哈哈集团拆除了自己的小锅炉,改用节能环保的热电厂的蒸汽。

  江苏宝应协鑫生物质热电厂,烧的是麦秸、稻秆、麦糠、树皮、锯末等生物质。江苏宝应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6月烧麦秆,9月烧稻秆,污染很严重。热电厂建成后,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成为宝应县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有几家著名的大企业因此而来宝应投资建厂。

  生动的热电企业实践是最好的教材。浙江省经贸委能源监测中心主任、浙江省节能协会理事长胡淼龙对热电、火电被混淆颇为不满。他建议说:“以电代管热电,不利于热电企业的发展,应该给热电企业一个基本准确的定位。热电企业是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治理环境污染的治本措施,属于区域性公用基础设施,应该由政府公共部门作为产业来管理。”目前,热电企业规划、审批、立项由发改委能源局管辖。

  热电与火电的概念本身很清楚,本不应该产生质疑。但产生质疑的偏偏是一些业内专家和某些主管部门的领导,这不能不发人深思。“不是不懂,而是利益集团的影响。”一位业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玄机。

  市场化催生智慧型政府

  在浙江采访,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当地政府对热电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大。管理部门对热电产业的认识很清楚,绝没有出现把火电、热电一勺烩的笑话。

  浙江省政府为什么如此大力支持热电产业?

  浙江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市场化程度较高,政府利益与企业利益通过市场博弈已经达到一个相对和谐和平衡状态,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智慧,真正地转变了观念和职能,为企业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