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力论文>安徽省县调自动化系统的问题与对策(一)

安徽省县调自动化系统的问题与对策(一)

详细内容

摘要:电力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在大地表面行成分布电位,地面上距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沿设备外壳垂直距离1.8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

关键词: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计算方法

1县调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工作概况

我省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工作起步较晚,但在省公司、农电局及省中调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各地市县局的不懈努力,自1996年7月芜湖地区南陵县调自动化系统实用化验收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19个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实用化验收。各地均能按照原电力工业部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重点在数据采集和处理、电网安全监视、实时功率总加、报表统计分析(汉字)、CRT显示及操作等方面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界首县调自动化实现了“四遥”功能,霍山县调实现了脉冲电量采集、总加、打印功能,南陵县调采集了变电所所内所有隔离开关遥信信息。

2存在问题

我省县调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工作在华东三省一市中处于刚起步阶段,与其他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省目前已建成的县调规模大多属于中小型。其余各县有的没有电力专用通信网,调度没有总机,甚至还没有调度机构,更谈不上电网调度自动化了。因此我省实现调度自动化工作仍然很艰巨,任务很重。在已通过验收的县调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采集的信息面不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建设资金不足(要分几期建设),而通道建设投资大,现有的载波通道(主要是模拟载波)误码率高、所建系统大都不具备双通道;另外电网结构薄弱,各变电所之间大多是梯接或串接,未形成环网,各通道之间沟通困难;主要电压等级35kV缺少母线TA、少数35kV线路无进线断路器等(只有一把进线隔离开关与母线连接),这些均影响数据的采集。

(2)在系统功能方面,一是现有的主站软件随着电网的发展,急需进行功能升级(此项工作在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共同努力下,正在顺利进行)。二是事故追忆功能不能达到实用化、有些遥信动作正确率低、事件记录分辨率低,高级应用如保护定值及设备台帐管理、负荷预测、潮流计算等是空白项。三是在变电所无功监视、投切,变电所主变过负荷监控,用电高峰期负荷的调整,10kV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监测,现场倒闸操作的有效调度监控等方面存在未能有效应用系统功能等问题。

(3)我省许多在线运行的35kV变电所的RTU多数存在缺少防雷措施或者根本未考虑三级防雷措施。因此,在雷雨季节,皖南多雷存在RTU的前级被雷击损坏的情况。另外,变电所由于系统电压较高,二次系统母线电压也相应较高,RTU会出现因系统过电压而退出运行的情况。

(4)许多运行单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欠缺。再者与系统有关的各部门存在协调、沟通、合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