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力论文>改变入炉燃料热值对电厂运行的影响(一)

改变入炉燃料热值对电厂运行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前,随着国内市场上煤炭价格的一路高歌猛进,对于燃煤的火电机组来说运行成本越来越来越高,很多电厂因此败下阵来。各个电厂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节能工作,尽可能地减少运行成本,本文主要阐述了演马电厂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降低入炉燃料热值来达到节煤,减少运行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热值 流化床 原煤 煤矸石 磨损 热效率

前言:演马电厂13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国内较早上马的一个应用新型燃烧技术的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脱硫效果好,调峰能力强等显著特点,演马电厂13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入炉燃料为原煤与煤矸石混合,热值为12122KJ/Kg,原煤热值为22990KJ/Kg,煤矸石热值为4180KJ/Kg,原煤与煤矸石配比为1:1.4,演马电厂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性及自身的技术水平决定通过改变入炉燃料热值来节煤。

演马电厂首先将原煤与煤矸石配比调为1:2,此时入炉燃料热值降为10450KJ/Kg,现假设相同的发电量N(额定发电量60万KWh/天),锅炉热效率不变(实际运行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热效率会有所不同),入炉热值为12122KJ/Kg时,耗用燃料M1吨(设计值为720吨/天),入炉热值为10450KJ/Kg时,耗用燃料为M2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M1×12122=M2×10450,由此推出M1/M2=10450/12122, M2=1.16M1;入炉热值为10450KJ/K时的原煤量为1.16M1×33.3%=M1×38.6%;入炉热值为12122KJ/Kg时原煤耗用量为M1×41.7%,可节约原煤M1×3.1%(每月节约原煤30×720×0.031=669.6吨),实际运行一个月后,锅炉运行良好,节约原煤660吨,锅炉受热面磨损情况良好。

其次将原煤与煤矸石配比调为1:2.5,此时入炉燃料热值降为9614KJ/Kg,假设此时发电量也为N,锅炉热效率不变,耗用燃料M3吨,则M1×12122=M3×9614,由此推出M3=1.26 M1,原煤用量为1.26 M1×28.6%= M1×36%,可节约原煤M1×5.7%(每月节约原煤30×720×0.057=1231吨),实际运行节约原煤量为1050吨,经调查发现,主要是料层差压增加,物料流化状态不理想,灰渣含碳量增加,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加,锅炉热效率下降,造成燃料的浪费;另外对锅炉受热面检查发现,受热面有一定程度的磨损,但锅炉仍能稳定、安全运行。

演马电厂继续将热值下调,将原煤与煤矸石配比调为1:3.5,此时入炉燃料热值降为8360KJ/Kg,假设此时发电量也为N,锅炉热效率不变,耗用燃料M4吨,则M1×12122=M4×8360,由此推出M4=1.45 M1,原煤用量为1.45 M1×22.2%= M1×32.2%,可节约原煤M1×9.5%(每月节约原煤30×720×0.095=2052吨),但此时锅炉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渣管的排渣量远远满足不了运行要求,引起料层过厚,一次风机电流增加近10A,另外料层过厚,容易造成物料流化质量下降,大颗粒沉积在底部,流动不起来,极易结焦,经常造成渣管下渣不利,需要人力疏通渣管,900多度的红渣对人身安全也极为不利。强力排渣造成了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缩短,燃烧不充分,灰渣含碳量太高,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加,锅炉热效率下降,造成燃料的浪费,实际节约原煤1500吨;另外运行一个月后,对受热面进行检查,发现炉膛内墙浇注料部分脱落,蒸发管下层护瓦大量扭曲变形,省煤器上排管道管壁出现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