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 电力要先行?热电联产应做出更..
详细内容
【摘要】西部大开发, 经济 大 发展 ,对电力和热能均有更大的需求。 工业 用 汽与民用采暖都将 有较大的增涨。由于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煤层气,为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厂,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基础。?西部大开发中,电力工业的发展,热电联产的增强,均需落实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能源、水利、 交通 、通信、环保等基础产 业的综合开发和协调发展。电力工业在西部的发展不但与其他基础产业的发展存在相互依存 的关系,而且具有开发西部地区丰富的水电、煤炭资源,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 自然 资源优 势的特殊性。
?
西部地区是我国气温比较偏低的地方,经济大发展,不仅电力需求增大,对工业生产用热和 居民生活与采暖用热也将提出更大的需求。热电联产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 增加电力供应等,因而我们认为西部大开发,电力要先行,热电联产应做出更大贡献。?
西部大开发中,能源建设要向西部倾斜。我国能源建设要进一步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 、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原则。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不但拥有丰富的煤炭、水力 、石油、天然气、煤层气,也有较好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 前景。最近中央提出的“西气东送”方案,说明西北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煤层气,为发展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基础。?
1.我国热电联产已达到的水平?
到1998年底为止,我国热电联产的情况:?
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共1313台总容量达2493.85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总容量的12. 7%。?
1998年新装了一些大型供热机组,新增供热机组的平均单台容量由1997年的1.28万千瓦/台 增加到1998年的3.53万千瓦/台。?
在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太原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在北京、沈阳 、吉林、长春、郑州、邯郸、秦皇岛、天津和太原这些中心城市已有一批20万千瓦、30万千 瓦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在运行,星罗棋布的热电厂不仅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迅速发展, 就连黑河、海拉尔、石河子和海南岛这些边疆也开花结果,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的工业区, 蔓延到了乡镇工业开发区,苏州地区一些村镇办热电厂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全国火电及热电机组(单机6000KW及以上)发展情况
年 份? 在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为北京市热力公司,现已有供热 管网328公里。供热面积3799万平米,供应蒸汽105个工业用户897t/h,大小热力站1015个。 已建成的热力管网:蒸汽管直径D?N1000,热水管直径D?N1400。?
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668个设市城市,其中已有286个城市集中建集中供热设施,占42.18% ,供热 管道34308公里,其中蒸汽管道6933公里,热水管道27375公里,1998年底集中供热的供热能 力:蒸汽66427吨/时,热水71720兆瓦/时。供汽量:蒸汽17463吨/年,热水64684百万千焦/ 年。1998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86540万平米。 目前 北京集中供热面积已达6411万平米。 集中热化率已达34.6%。
?
在总供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锅炉房占35.75%,其它占1.35%,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面 积增长较快,并向采暖过度区发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中,公共建筑占33.12%,民用建筑占 59.76%,其它占7.11%,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有如下特点:(1)三北地区集中供热以民用建筑为 主,如北京市民用建筑为72.66%,河北省为66.54%,辽宁省为67.5%,山东省为51.97%。(2) 城市集中供热逐步向采暖过渡区发展,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均已有集中供热, 但以公共建筑和工厂为主,如上海为61.72%,江苏为53.35%,安徽为39.55%。城市供热管网 的建设也有很大发展。?
(1)直埋敷设方式逐年增长到1995年,直埋敷设长度已达9251公里,占总长度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