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算会计论文>EVA模型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探讨(一)

EVA模型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 要】 本文结合电网企业的实际情况,以EVA(经济增加值)的计算过程为切入点,对EVA模型及其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EVA指标的局限性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该指标在电网企业更好的应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 EVA模型; 业绩评价; 资本成本
  
  2008年,EVA(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在电网企业中推广应用。EVA指标作为国际流行的业绩考核指标,正式纳入了电网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一、EVA指标模型及其创新
  
  企业业绩的计量与评价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难题之一。多年来,人们以会计信息为基础设计了ROI(投资回报率)、P/E(市盈率)、EPS(每股收益)等诸多业绩评价指标,但由于财务报表的编制存在相当的弹性,借助这些指标往往难以准确反映和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至上世纪80年代末,Tem&Stewart咨询公司针对剩余收益作为单期间业绩评价指标存在的局限性开发了经济增加值(EVA),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
  EVA指标被定义为:公司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减去其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EVA=N0PAT-NA×WA
  其中:NOPAT为经过调整的税后营业净利润;NA(资本总额):经过调整后的期初公司净资产价值;WA(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反映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
  WA=[D/(D+E)](1-T)×K1+[E
  /(D+M)]×K2
  其中,D、E分别表示公司负债总额的市场价值和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T为所得税税率;K1、K2分别表示负债的税前成本和所有者权益成本。
  EVA指标一经问世就迅速在全球得到广泛运用。1999年3月出版的《财富》杂志调查结果显示,与竞争对手相比,在5年时间里,引入EVA管理的公司,资本市值增长率高出平均数的50.7%,EVA指标的优势,由此可见一斑。
  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相比,EVA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尽量剔除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需要做出大量的职业判断,因此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公司“理想报表”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EVA指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受会计惯例的约束,据Stem&Stewart公司声称,在实际应用中,他们一般对客户的营业利润进行5—15项的调整,最多可达160项,以尽量消除公认会计准则所造成的扭曲性影响。
  二是突出了“增值”的概念。EVA指标模型引入了经济学上经济利润的理念。它考虑了资本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在计算中扣除了所有资本的机会成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利润或回报率的范畴,而是一个“增值”的范畴,代表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所产生的回报率与这些资本的投资者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之间的差额。当这个差额为正值时,股东的财富才真正增值,以此作为管理者激励报酬的基础,就能将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与激励报酬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管理者更加注重企业资本结构、风险控制以及进行审慎的投资决策,有效减少代理成本。
  
  二、EVA模型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国务院国资委为引导中央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使用经济增加值(EVA)指标进行年度业绩考核,国家电网公司适时将其引入网省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在2008年度首次执行。因此,当前针对国网公司下达EVA考核指标计算过程,结合网省公司实际,开展EVA指标应用研究,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EVA考核指标计算过程分析
  1.公式转换
  EVA=[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调整后资本
  ×平均资本成本率
  其中: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少数股东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平均资本成本率为当期十年期国债利率。
  从上述公式的构成不难看出:
  (1)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
  (2)调整后资本=平均资产-平均在建工程-平均无息负债
  这样EVA考核公式即可作如下转换:
  EVA=[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平均资产-平均在建工程)-平均无息负债]×当期十年期国债利率
  2.EVA公式构成项目分析
  (1)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与EVA呈同向等额变化趋势。
  (2)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与EVA呈反向等额变化趋势。
  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调整因素)×所得税率
  公司目前实行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上述公式调整因素主要涉及会计利润与税法纳税基础的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动,影响该项目的主要调整因素如下:
  一是会计政策选择。与应付税款法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受会计政策选择影响较大,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同,会直接造成所得税费用会计确认方面的时间性差异,形成递延资产/负债,对以后的所得税费用造成影响。如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税法规定为直线法,若实际采用的是加速折旧法,就会出现前期计提折旧产生的费用大,利润总额低,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而降低了前期所得税费用,而后期计提折旧产生的费用则相对比较小,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逐渐减少,所得税费用就会相应增加。
  二是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的所得税费用降低额,可以直接等额增加当期EVA。如某电力公司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实现所得税减免2.4亿元,客观上也等额增加了该公司的当期EVA。
  (3)财务费用。关于财务费用对EVA的影响,从EVA计算公式来看,要从两个层面予以认识:一是财务费用的当期发生额,可以按(1-所得税率)的比例增加当期EVA,如果不考虑纳税调整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影响,单位利润总额最终对EVA的贡献和单位财务费用对EVA的贡献是一样的;二是考虑到财务费用可以税前扣除,并与利润总额存在着此消彼涨的关系,因而从EVA整个计算过程来看,仅就财务费用本身而言,其增减对EVA的增减没有影响。
  (4)平均资产。从EVA计算公式来看,(平均资产-平均在建工程)是EVA的减项。也就是说,扣除平均在建工程之后的平均资产越低,EVA越高。可见,有效控制平均资产是EVA指标管理的重要环节。
  (5)在建工程。从EVA计算公式来看,[在建工程×10年期国债利率]是EVA的增项,表面上看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在建工程越多,当期EVA越大,但在建工程最终要转化为固定资产,成为下期EVA的减项,可见在建工程是把双刃剑。不过,在建工程达到可使用状态(结转固定资产时点)时间点的不同,对EVA的期间分布有一定影响。
  (6)平均无息负债。平均无息负债=平均流动负债-平均短期借款-平均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平均无息负债实际也可理解为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无息负债比重增加,EVA也会相应增加。在偿还债务时,偿还项目不同,对EVA金额的影响也不同。如果年末用资产偿还无息负债,会造成平均资产和平均无息负债的同时等额减少,对EVA的影响相互抵消,不能增加EVA。如果年末用资产偿还短期借款等非无息负债,就会因资产减少而增加EVA,不会有EVA的减项产生。
  3.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EVA指标的计算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公式各构成项目之间关联性较强,涉及面较广,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主要特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