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浅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持续发展(一)

浅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持续发展(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质量工程整体规划建设理念
  论文摘要:认真探讨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现状.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的现存问题,分析了产生现存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的实施现状
  (一)“质量工程”的宏观政策体系初步确立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自2001年开始,先后出台了3个重要文件:即2001年8月28日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14号),提出了加强教学工作的12条要求;2005年1月7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11号),强调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两个文件标志着我国开始把“质量工程”正式提上了工作日程;2007年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1号),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同时,2007年2月27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作为2007年的“2号文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的6大部份、20个具体方面,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实施意见。
  “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二)“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覆盖全面
  “质量工程”把建设目标定位为5个方面,相应地,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四是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每年评选1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三)“质量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丰富
  “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6个项目都是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项目,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质量工程”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08年底,总计评选出了3届30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建设了包括本科、高职高专和网络教育在内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了“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18部,建立了22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了113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了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立了420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同时还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等。这些措施在我国高教战线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方政府和各高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我国“质量工程”持续性建设的现存问题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试点,尽管我们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启动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目前,“质量工程”仍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质量工程”的认识存在误区
  对“质量工程”的认识误区突出表现在某些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过于重视“质量工程”的结果,而忽略了“质量工程”建设过程的意义。比如本科教学评估,个别高校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科教学质量整改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最终评估的结果等次上,没有真正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重在促进工作、重在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再如精品课程建设,个别学校和地方政府过于看重自己每年能有多少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却忽视了精品课的价值在于持续“建设”和示范作用,只看到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企图“一劳永逸”,放弃持之以恒;还有个别学校甚至弄虚作假。
  (二)没有把握好“质量工程”的整体性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有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质量工程”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即使有了规划也缺乏科学性、前瞻l生、操作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些规划不是根据学校或地方政府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本质在于没有把握好“质量工程”的整体性,没有看到“质量工程”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是割裂开来处理。因此,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整体性建设的“工程”往往只能“争取”到一项“质量工程”,建立在局部考虑问题基础的规划必然会失去持续建设的后劲和基础。事实上,“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6个项目都带有基础性、引导性,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示范与龙头作用。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前提,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是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