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构建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的思路与对策(一)

构建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的思路与对策(一)

详细内容

  摘要: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高校,首先应从构建廉政节约型后勤入手。文章分析了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制约因素,从如何建设廉政节约型后勤入手,提出了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构建;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思路与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们推进高校管理实践创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廉政
  节约型高校的指南。
  
  一、充分认识“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的重要意义
  
  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目前,能源供应不足与能源浪费惊人并存,使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是“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的基础
  高校具有人员众多,消费集中,在节约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源源不断的高校毕业生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最长远的人力和技术支持。而这一切既要靠学校教育又要靠后勤强化资源管理、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来实现。
  (二)“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持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而这一环节离不开科研机构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高校,科研人员又离不开后勤保障,这说明“建设节约型高校”可以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三)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可为高校培养“建设节约型社会”人才发挥示范作用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风,使大学生树立“崇尚节俭,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通过“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的活动还可以使大学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廉政节约型高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势必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优秀人才。
  (四)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有利于缓解资源供需矛盾
  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和高校的扩招,使高校资源供需矛盾和后勤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国家虽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供需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可是在高校,使用水、电等往往没有成本概念,能源、资源被大量消耗掉。而高校后勤通过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的实践,就会使浪费得到有效控制,将有利于缓解资源供需的矛盾。
  (五)建设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有利于防止高校的腐败
  高校后勤掌管着数额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主管者如果没有勤政廉洁、勤俭节约、克已奉公的好品德,就很容易滋生腐败。加强高校廉政建设,健全后勤监督机制,将有利于有效地防止高校的腐败。
  
  二、高校后勤浪费和腐败的种种表现
  
  (一)人才、人力资源浪费太大
  人才是高校后勤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不解决人才问题,建设节约型高校就无从谈起。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由于过分强调领导干部年青化,后勤40岁以上就很难提拔了,45岁就禁止提拔,50岁就准备退休,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事实上,40-55岁是后勤干部最成熟、最能开拓事业的黄金年龄段,绝不是什么后勤员工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素质差。
  (二)任人唯亲的现象滋长
  现在有些年青干部认为搞后勤管理有油水可捞,为此就不择手段去迎合个别领导,请客送礼、跑官买官,一旦达到目的,则一方面在领导面前搞“表面工程”,竭力标榜自己;另一方面则毫无顾忌地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这种动机不纯的人靠讨好个别领导和跑官买官上台的,很容易成为腐败分子。他们既无后勤管理能力,又不坚持原则,只知道以权谋私和行贿领导,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后勤没有好处。
  (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现象严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一些高校后勤先后设立了代表学校甲方的后勤处,又成立了代表乙方的后勤集团公司。如某高校后勤原本是一个处级建制一下子分成了两个机构,原本只用2个处级干部、5个行管人员就行了,改革后用了4名处级干部、近20余人的甲、乙方行管人员,使原本办事迅速的机构变成了多个互相推诿、扯皮的机构,也造成人才、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机构和职能重叠,人浮于事,使生产要素不能有效的利用,发挥不出最大的作用,导致成本升高,利润降低,竞争力下降,造成人才、物力和财力上的极大浪费。
  管理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工作手段,和任何其它工作一样都存在着节约和浪费问题。一些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只注重跟形势,往往忽视了对管理成本的计算,从而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浪费和腐败现象的滋长,这又恰恰是与构建廉政节约型高校后勤相互对立的。
  (四)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损失太大
  目前,大部分高校因为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剧增;而水、电、煤、气等能源的提价给学校管理滞后造成超支和浪费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绊脚石”。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物资采购和基建维修方面,经管人员单枪匹马常因业务不熟而出价过高,或贪图回扣而不讨价还价,或内外勾结抬高价格,等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结果既使学校蒙受重大损失,又让某些经管人员在金钱的诱惑下走向了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