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文化>创新管理提升油田企业竞争力研究(一)

创新管理提升油田企业竞争力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 要:石油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观念陈旧,企业的管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油田企业的分析,提出了管理与创新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希望对我国油田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迅速多变的环境,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石油、石化重组改制上市后,迫使石油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模式和国际惯例规范运作,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建立一个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创新,从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当前石油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于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决定企业市场地位和成长潜力的基本因素。因此,研究企业的管理与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石油企业的全面管理创新,就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理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先导。管理创新首先要注重管理观念创新,转变观念是管理创新的最直接动力。从国际环境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企业开始掀起新一轮的管理变革浪潮,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学说应运而生。从国内环境看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政企分开的制度环境正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制度双轨制并存并呈胶着状态,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方式方法还在顽强地发生作用。因此,必须吐故纳新,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战略观念、营销观念、人才观念等各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石油、石化重组改制上市后,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迫使石油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模式和国际惯例规范运作,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只有通过管理理念的创新才能引发管理活动其它方面的创新活动。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市场经济竞争观念。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企业领导到广大员工都缺乏一种创新意识。随着体制转轨,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面对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自己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要走在市场的前头。其次在管理创新过程中强调“人本主义”思想。长期以来,传统的管理重物不重人,只重视管理制度的作用,而忽视人的作用。创新说到底是一个改变人的思想的过程,人是其中的主体,我们要依靠人,改变人,发展人。管理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培植管理文化和组织的价值观上,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使人具有身份感、地位感和归属感,在管理过程中重视调适人际关系,组建有合力的工作团队,并以此形成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管理活动的精神培育、智力开发、技术创新的功能。第三要摒弃“求稳怕变”的观念,培养勇于变革的精神,树立敢于变革、敢于创新的理念。石油行业的垄断经营和油田企业的封闭经营由来已久,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结果。目前油田企业仍然是区域性经营,油田企业“割据”。市场经济要求破除封闭实行开放,以竞争求生存和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企业要发展必须摒弃“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观念,树立敢于变革和敢于创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是组织结构创新,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重组改制前石油企业存在着庞大而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在调整战略方向、精简组织结构、畅通管理体系的大环境背景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石油企业在改制的前提下,通过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同时,又能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强化生产过程研究、经营决策、技术研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失常经济的能力。今天,随着石油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市场调节化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加速进程,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已经通过削减中间管理层次,推进井区化管理模式,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使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组织发生了变革。工业社会的典型组织是科层制,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分工明确,量才用人,职责清楚,以及权利的上下垂直分配,等级清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该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组织进行创新的需要。有层次的网状结构更加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以及新知识的产生和传播。对石油企业来说,上市公司形成事业部和生产作业区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重组内部组织结构,对油气生产单位实行以油藏为单元的产量、成本目标管理;对炼油化工企业实行利润、成本目标管理;对勘探、产能建设、科研等单位实行项目管理。存续公司实行母公司或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对下属单位按法人或模拟法人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推行分灶吃饭、独立核算或模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当然组建企业集团,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有利于企业的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企业集团中资本的联合和集中是手段,目的在于技术的联合和集中,有利于提高生产和竞争力。由领导层把各个职能部门组合为协调一致的整体。同时,集团的新活力来自信息的集中和智能的交流,使知识充分的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