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开展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提出了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内容和方法,介绍了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设想建议。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景观环境作为客观物质系统,由于鲜明的色彩、线条、形态和性质等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定形式,具有满足人类追求美的客观意义。随着社会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生活环境一部分的美学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正是基于这方面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其评价目的在于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在某一特定区域造成的景观及视觉影响的显著性和强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等)早已受到重视,并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欧共体明确规定,在评价拟建项目时,必须进行景观的直接和间接潜在影响评价。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迄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本文旨在介绍与景观及视觉影响有关的概念,探讨评价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等。介绍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设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
1 基本概念
1.1 景观
景观是指构成视觉图案的地貌和土地覆盖物,土地覆盖物由水体、植被和人工开发的景物(包括城市外表)等组成。景观也是人眼从一个角度看到延伸着的自然景色,还可将其看作是地球表面上一个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同的各种特征的总和。从评价的意义上说,“景观”主要是指那些有特色的景物和地方性赏心悦目的独特景色。从景观生态学来分,其类型大体可分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天然奇景和壮观优美的建筑、主体公园、城市雕塑、文化古迹)等。从时间上则可分为历史景观、现代景观。
1.2 视觉影响
视觉影响是指视觉资源和观察者对在一个统一协调的景观中介入一种负面格调的实体所做的反应。
1.3 景观及视觉影响
景观及视觉影响的区别在于景观影响是指景观结构、性质和质量方面的改变,视觉影响则是指景观外貌方面的改变和这些变化对人的影响。因此视觉影响可以看作是景观影响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对景色、观赏者和视觉美学的影响。景观及视觉影响具有直接可见性、不易改变性等特点。景观及视觉影响强调的是客观实体存在与人的感觉之间的联系,并要求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去理解。
2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预测、评价拟建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与运营管理中可能给景观及环境带来的不利与潜在影响,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从而使建设项目对景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评价的程序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因子,进行现状调查评价、影响预测、影响评价和制定减缓措施等。
2.1 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的筛选
在分析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景观及视觉影响前,需确定所要评价的区域范围,这个区域除项目所占范围外,还应包括视野以内的区域。
评价因子的筛选是指对现有的景观因子进行筛选,以确定拟建项目的视野内有哪些景观强调予以保护和改善,哪些可筛出。在这一阶段应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当地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2.2 现状调查评价
2.2.1 调查内容
现状调查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对自然环境方面的研究,如地质、地形、排水情况、土壤、气候等。(2)对人文方面的研究,如文化古迹、景观的演化过程、建筑物及民居、受影响的人士以及这类人群对景观特色的感觉等。(3)对美感方面的研究,如可供观赏的景色、怡人的视觉景象及其特色等。
除以上三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应详细调查拟建项目附近区域的未来发展规划、计划以及具体的设计要素,以利于分析它们对拟建项目的制约因素和对现有景观的累积效应,为影响预测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以使拟建项目与整个地区的环境在规划时能够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协调。
2.2.2 现状调查评价
对景观的现状评价可参考或采用国家、地方的有关标准,如中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694)《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用中国传统的构景方式进行景观评价,也可借鉴国外的相关评价原则和标准,从现状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及美学角度价值方面进行评价。
视觉现状调查评价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主要有:现有资料分析;制作景观调查表法;摄影、录象法;计算机图象分析法;简单观测评分法等。
2.3 影响预测
2.3.1 影响预测
景观影响预测包括:(1)对某些景观要素所产生的直接影响;(2)对某些构成景观特色和具有地区及区域性的独特景观的景物所产生的潜在影响;(3)对被认为具有特殊价值的地点,例如具有高度景观价值的地方或具有特殊景观价值的地形所产生的影响。
视觉影响预测从人们观景的角度出发,识别和预测所造成景观影响的性质和程度。预测范围应包括:(1)在观感上与邻近环境相协调;(2)阻挡视线;(3)改善景观;(4)阳光照射或反射或人造光源所散发的刺目强光(例酒店、商业、商住建设项目如有玻璃幕墙时,可能带来的光污染对视觉的影响),在预测视觉影响时,应把所有可能的视点都纳入研究范围内。这些视点应分布在主要路线上,位置应设在邻近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2.3.2 影响预测方法
进行景观及视觉影响预测,主要采取的方法如下(1)透视图法;利用数字计算机程序描绘出对于拟建项目不同的观察角度及观察位置的透视图。用以描述拟建项目引起的视觉变化。(2)叠图法;将拟建项目建设前所在地的现状照片与拟建项目的图片叠加,即构成拟建项目建成后,该区域的未来图片。这些图片能更好的进行视觉效果评判,拟建项目图片的获得一般是现存的类似建筑物图片或该项目的三维仿真模型图片,以及直接由计算机计算设计模拟生成。在制作集成照片时,应考虑观察条件选择的合理性、时间选取的恰当性和模拟表达的准确性。(3)制作模型法;制作建设项目和其周围区域的仿真模型(如沙盘模型等),依照建设项目的规划内容,将建筑物设置在预定的位置,使其地貌景观发生改变,以掌握景观的变化趋势。可以直接俯视观察模型,也可采用特殊的置于模型中的微型摄影装置摄制图片,用来显示观察者通过该区域时观察到的景观,后者更接进于项目建成后实际观察者的感受。(4)计算机显像法;把拟建项目中的地形变化和建筑物高度、位置等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存有地形现状三维数据(位置、标高等)的数据库中,用计算机模拟背景条件和拟建工程作用下的景观,再用三维投影法研究任意点的改变引起的视觉变化。由该法可以模拟项目建筑的任意角度的观察效果。随着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的发展,它的使用将会增多。
目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将现状调查、影响分析、减缓措施的替代方案和选择方案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图片叠置的方法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虚拟环境技术也将被应用于景观及环境评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