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7-6/550电机车可控硅脉冲调速无脉冲输出..
详细内容
摘要:
通过对ZK7-6/550电机车可控硅脉冲调速装置的学习,掌握可控硅脉冲调速装置的基本原理,分析造成控制回路无脉冲输出时的原因和排除方法,进一步降低维修费用。
关键词:
电机车可控硅调速无脉冲分析
前言:
可控硅脉冲调速装置与电阻调速装置相比具有节省电能、调速均匀、操作方便等优点,已在煤矿中广泛应用。
故障现象:
在实际操作时将电机车的换向手柄置前进或后退位置时,调速手柄转到起动位置听不到振荡声,除主电路外这种现象基本上时触发电路无脉冲,输出使可控硅得不到触发。
故障分析: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切断电源,将电容放电后直接更换两个插件线路即图中的稳压电路板和触发线路板。我通过对电子技术的学习,结合实际电路,进一步分析了脉冲发生的原理以及元件的作用以后,结合故障实际做了以下分析。
控制电路由稳压电路部分、脉冲发生器部分和脉冲放大脉冲调制部分组成。由电阻R1、稳压管WY1-WY3脉冲、电容C3、C4及分压电阻R8等组成稳压部分它作为脉冲发生器和放大部分提供12V和18V电源、分压电阻R8的作用是当稳压管断开时同限流电阻R1构成定比分压,以防止电源电压加到触发电路而造成更大的损坏,触发原理由单结晶体管BT、可调电阻RT、电阻R3、温度补偿电阻R4、电容C5等组成,通过改变调速电阻RT和阻值,可以改变给C5充电时间的快慢,从而改变单结晶体管的脉冲频率。脉冲放大部分由三极管、由控制基极电流保护三极管的电阻R6、二极管D4作用当BG截止时维持变压器绕组中电流流动消除过电压,脉冲变压器及二极管等组成,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是将触发电路与可控硅阴极与直流高压隔离,将放大的脉冲信号耦合到可控硅控制极和阴极间以触发可控硅。
故障排除:
可控硅不能触发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可控硅损坏,用万用表测量其正反向电阻大小或通断以判别可控硅好坏;另一种情况无输出脉冲。检查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在切断电源放电后,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K5接点,K6接点是否接触良好,断路时无输出,检查RT调速电阻及连线是否开路,开路时也造成无输出。
2、排除以上后,将线路板拆下在维修台上检测稳压电源是否正常,如果这部分不正常,将会影响后级,造成无脉冲。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降压电阻R1是不是正常,再用万用表直流电压100V档测稳压管WY1和地之间是否有18V输出,WY2,WY3与地之间是否有12V输出,如果稳压值远大于18V或低于12V时,证明稳压管已损坏。然后取下稳压板测量稳压管性能,用电阻档测量正反向电阻等于零,证明稳压管断路,更换后测稳压管正常。一般情况下稳压管由线路过电压造成损坏。
3、检测脉冲发生时,用直流电压档测量单结晶体管发射极应有6V多电压表明电源正常。用2.5V档测b1基极应有0.2-0.3V的电压表明正常,否则为损坏。
4、用万用表直流电压2.5V档测三极管集电极负载输出应为0.2-0.5V读数为正常,如为18V证明三极管已击穿。
5、脉冲调制部分将万用表直流电压10V档测出R7两端是否有脉冲输出,如果没有说明输出不正常。应进一步检查脉冲变压器次级是否击穿,用电阻档检查二极管D5是否短路,D6是否开路,检测时主要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及通断。
试车:
将检修好的插件调试好后投入运行试验良好。
总结:
1、在测量降压电阻R1时有时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时正常,但实际接在电路中不能使用,这是由于电阻是绕线电阻内部有虚接的地方,使用时应引起注意。
2、在测量脉冲输出时将控制回路接地点处理好,有时在接地不良时也会造成无脉冲输出。
3、线路板因是插头,插座形式的,有时内部因为氧化造成接触不良,使脉冲不稳,时有时无,在检修时应引起注意。
4、由于知识水平的有待提高和检测设备的不齐全,在实际检测元件中一般使用万用表测量,存在着测量精确度问题,如检测单结晶体管时配合示波器才能准确地测量脉冲波形。
5、通过以上查找解决了初期更换整个线路板到经过更换元件的过程。原线路板从生产厂家购买时3000元一套,通过维修只需要几元钱,按一年10次更换,可节省资金30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