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模式理论研究(一)

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模式理论研究(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模式;社会发展
  [论文摘要]马克思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形态,深入研究了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方落后不同类型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模式,探讨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对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特别是走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具有启迪作用。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理论的构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模式;二是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模式。马克思对西欧发达国家以外的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他对东方社会和亚西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虽然这个时期马克思还没有对落后国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模式的可能性进行构想,但他已注意到了东方落后国家不同于西欧社会特殊的社会发展道路,并认为落后民族、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又寸欧洲社会主义进程有可能起到先导作用.马克思认为,“中国革命是整个亚洲大陆的政治革命,并第一次提出了一种有特殊性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它同“欧到刊的社会主义”相对照。马克思真正深人探讨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从70年代开始的。这一思想体现在晚年马克思的人类学、古代社会史笔记及有关通信中。马克思晚年利用古代社会史和人类学等材料,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特别是落后国家的历史发展道路,揭示落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的具体可行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相互:补充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一)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社会类型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主要限于西欧各国,这是从一种私有制形式变成另一种私有制形式的历史运动,有其特有的孕育和成长的演变过程;相反,俄国等落后国家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它“毫无相似之处”,所以走着各种各样不同于西欧社会的发展道路属于必然。晚年马克思希望通过全面研究各种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过程,特别是原始社会后期和文明社会初期土地所有制关系的演变、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国家形成的各种途径等,揭示不同类型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多样化的道路。从不同社会类型的国家以往历史道路不同,可以进一步看出它们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社会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它们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必定也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不但不会影响它们在根本的发展方向上的统一性,反而会体现其统一性。列宁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落后国家完全不必把西欧社会的发展道路当作典型的模式在后面夕卜步亦趋,应当开创出自己特有的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创建自己的特色模式。
(二)世界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跳越式是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模j艾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正因为它恰好处在人类总体文明程度已经较高并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时代环境中,所以,它只要吸收资本主义时代的“一切肯定的成果”,发展并改造它的农村公社的古代形式,它就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的生命进人社会主义制度。恩格斯反对俄国走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的实验。在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的情况下,要坚决走社会革命道路。“没有这种胜利,目前的俄国无论是在公社的基础上还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都不可能达到对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恩格斯强调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不能经过自上而下的资产眨解吸的改良主义道路,必须经过社会革命的道路,但社会革命不等于暴力革命,实质上无产眨尔级专政也不等于暴力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