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融资决策>企业内源性融资问题探析(一)

企业内源性融资问题探析(一)

详细内容

融资活动是企业创建、扩张、调整资本结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财务活动。按照资金来源渠道,融资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包括折旧和留存收益两种方式;外源性融资即从企业外部获得的资金,包括股票、债券、租赁、银行借款、商业信用等融资方式。按照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应首选内源性融资方式,忽视内源性融资,企业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验证。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企业内部融资占全部融资总额的比例都在不断地上升,德国由53.2%上升到65.5%,英国由58.4%上升到68.3%,美国由61.5%上升到82.8%。即使在实行主银行制的日本,这一比例由29.7%上升到49.3%。反观我国,大多数企业以外部融资为主,内源性融资在企业融资总额中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下徘徊,甚至有少数企业完全依赖外部融资,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内源性融资的特征分析
内源性融资是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及折旧等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相对于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一)具有内生性。内源性融资是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资本化过程,不需要其他金融中介,因而具有内生性。内源性融资取得的资金是企业产权所有者的自有资本,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外源性融资的保证,因为投资者将根据企业的内源性融资能力,来衡量对企业投资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进行外源性融资时所能取得的融资规模和资本成本。
(二)融资成本较低。相对于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不需要支付利息或股利,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也不需支付任何融资费用,因而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三)具有产权控制权。企业权益资本的多少及分散程度对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有决定性作用。内源性融资具有产权的控制性特征,通过内源性融资方式融资,既可以避免因向银行贷款或向债权人发行债券而使债权人对企业进行相机控制,又可避免因对外股权融资而使原股东对企业控制权稀释,增加原股东的剩余索取权,使原股东享有更多的实际利益。
(四)有利于企业降低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进行内源性融资,不存在偿付风险,不会产生到期还本付息或支付股利的压力。企业内源性融资取得的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例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
二、我国企业内源性融资匮乏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