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税务研讨论文>谈中国税收的外部效应问题(一)

谈中国税收的外部效应问题(一)

详细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个关系世界经济全局长期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自由、全面、大量的流动,使得世界各地日益融合,相互依赖和制约,最终朝着无国界经济转变的一种过程和现实。它包括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经营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信息的全球化。它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许多国内政策或制度具有超出一国范围的影响,因此会引起与国内传统政策或制度之间的冲突,因为这些政策或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反映出以前封闭的经济环境及提出这些政策或制度时的考虑。比如在税收方面就尤为明显。

  许多国家的税收制度在国家间的贸易受到极大的控制或限制、几乎还不存在大量资本流动时,就已形成和发展。那时,高额关税和商品流动的自然障碍阻碍了贸易的发展,资本流动也受到禁止,或至少受到严格限制。在当时的环境下,企业大都在其国内从事经营,大多数个人在其法定居住所在国从投资或经营中取得所得。因此,各国的税务当局可以对贸易额、企业利润、个人所得和消费征税,不会与其他国家的税务当局发生冲突。在上述状况下,“属地原则”的采用使政府有权对其地域范围内的全部所得和活动征税,不会引起冲突和麻烦。执行一国制定的税收政策可以不必考虑其对他国的影响,同样,该国政策制定者对他国的税收政策也不感兴趣。

  经济全球化使一切发生改观。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行为极大地受到其他国家政府行为的限制,经济全球化使税收产生的外部效应问题已变得非常重要。经济全球化使税收产生外部效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降低了国家征税的自由度

  经济全球化,使纳税人的消费不再局限于其居住的国家。一国有可能将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吸引到自己国家中来。一些国家对易于运输的商品保持低消费税或销售税,试图以此吸引别国消费者的购买。由此它们可以“出口”一些税收负担,这样却减少了别国的税收收入。这对于能够吸引邻近大国购买者的小国尤为有利。由于信息改善、国际广告增多、运输成本降低、人员流动增加、电子邮购、技术进步,如跨国购物启用国际互联网、采用信用卡支付等。这些都降低了一些国家试图征税的自由度。

  二、对跨国公司的税务管理日益重要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已成为全球性生产和贸易的最大经济载体,是全球配置资源的重要力量。各国对跨国所得征税,必然牵动税收权益的国际分配,为此,各国税务当局都加强了对跨国公司的税务管理。与所有纳税人一样,跨国企业也想减少其世界范围纳税义务。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其一,将生产经营活动安排在低税率或提供大量税收优惠的国家。为了吸引投资,各国通过立法设置低税率或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展开税收竞争。当资本自由流动时,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吸引到外资,则提供税收优惠的成本将很低。如果该国失业率很高,则就业收益就会很大。其二,跨国企业可以操纵其从国外子公司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即转让价格。这些原材料占最终产品价值的相当大一部分,它们通常为最终产品的生产而专门进口,因此,没有真实的市场价值可用来确定其真正的市场成本。通过操纵转让价格,跨国企业可以将利润转移到位于低税国的子公司,这将减少跨国企业总的应纳税额,并使得减少了的税收收入在相关国家间再分配。其三,跨国公司利用国际避税地安排交易、积累利润。这样,一些国家可能比别国少取得税收收入,一些国家则多取得税收收入。这在各国的税收管理者看来,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对税收收入造成了侵蚀。许多现代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无形产品的技术特点,使得对转让价格的控制特别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