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创新与信息增殖、信息运动路线及信息空间的探讨(一)
详细内容
本文从信息的视角审视创新过程,认为:创新过程是信息的增值过程,信息增殖在信息运动中实现,信息运动依信息空间而拓展,并提出以此为基础在信息空间中梳理创新方法有助于构筑一种较为清晰的创新方法体系框架,在产品设计创新领域将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对创新过程和创新方法的研究已有诸如行为科学、思维科学等多种视角[1-5],本文所运用的是信息的视角。
1从信息的视角审视创新过程
任何事物与反映该事物属性的信息之间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
人们是通过获得反映客观外界事物的信息,而得到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的――在创新活动中获得新的发现、解释事物之间前所未知的新的联系、修正旧的“定律”、总结出新的规律等等,就是通过试验、观测、统计、分析,而获得了此前人们未知的新信息。
同样,人们也是通过生发出的关于未曾有过的新事物的信息,而创造出新事物的――首先要在头脑中生发出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信息和能使该新事物得以实现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关于新事物的信息,在物质世界中使新事物的出现成为现实。
可见,不论是提出新的发现,还是搞出新的发明,或是做出新的改进,任何创新活动都伴随着相应的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的加工生产过程。
因此,研究创新过程、创新方法,很有必要再开辟一个新的视角――信息的视角。运用该视角,可以从信息的层面揭示创新过程和创新活动的规律,通过研究信息在信息空间中运动、传递、转化、增殖的规律,梳理现有的各种创新方法、构筑创新方法框架,为创造学研究和创新方法研究增加一条新的途径。
2创新过程是信息的增值过程
无论是技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6],还是作为技术创新源头的知识创新,乃至更广义的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创新活动所得出的新发现、新规律、新见解、新决策、新方案、新产品(不仅限于物质产品,同样包括文化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机构、新机制、新体系、新组织、新途径、新改进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它们的出现都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如本文上一段所述,任何事物与反映该事物属性的信息之间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因此,上述事物所经历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必然对应着关于上述新事物的信息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信息的从无到有的增殖过程。任何创新都对应着信息的增殖,且由信息的增殖作为先导。
只要是创新活动(不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是个体或群体的,即使是有计算机辅助的),就都贯穿着在参与者头脑中进行的一系列得以生发出有创意的新信息的智力活动。
产生创意是创新过程的开端。创意是创新活动参与者的头脑中产生的新的思想火花、新的念头、新的设想,它们都是创新参与者头脑中的信息加工厂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增殖出的新信息。
在人的头脑中进行的得以生发出有创意的新信息的智力活动过程就是信息的加工生产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创新过程的始终。不仅创意产生于信息的增殖,而且创意也落实于信息的增殖。创意所包含的仅仅是新念头、新设想的信息,仅有这些信息尚不足以使之得到落实,尚不足以实现一项“创造”。所谓创造,是要制造出有形的物质实体(或具体的事物)以体现和承载新设想的灵魂。创造的进一步落实,就是让创造的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目标。为此,需要有伴随着从创意到创造、从创造到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的一系列信息增殖过程作为落实创意的保证。
总之,创新的过程贯穿着利用已知信息生产前所未有的新信息的过程,贯穿着对那些尚不掌握其全部信息但要把它创造出来的事物,进行信息求解的过程。人们在创新过程中利用头脑加工厂增殖出新的信息(新的知识)破解未知事物的规律,设想出新事物应具备的新的属性,并设想出让具备新属性的事物得以实现的方法。
3信息增殖在信息运动中实现
信息是可以流通、传递的,是可以组合、融合的,也是可以分解和转化的。信息的流通、传递、组合、融合、分解、转化,可以产生新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增殖。信息在静止的状态是不可能实现增殖的。
信息的运动路线既有看上去是连贯的,也有看上去是跳跃或间断的;既有沿直线行进的,也有沿曲线行进的;既有单向的,有多向的;既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既有多路向单路的汇合,又有单路向多路的分叉。既有单一的一种形式的运动路线,又有上述多种路线的组合。
信息运动路线的多样性,确定了信息增值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既确定了创新方法的多样性,也确定了创新成果的多样性。
因此,研究信息的增殖必须研究信息的运动方式、方向、路线,以及不同方向路线间的衔接、转化和匹配。
4信息运动依信息空间而拓展
在创新过程中,从某已知事物的信息作为信息运动的起点,将该已知信息向其他已知信息延伸搭接交汇,交合增殖为新的信息,并形成新的信息通路,从而使得原先看上去走不通的路走通,原先看上去做不成的事做成,原先不存在的事物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