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造成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一是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心理问题。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也是通过学习得以实现和提高。高职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学习问题也是学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高职生的学习。
2.情感心理问题。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高职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高职生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
3.个性心理问题。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高职生中“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这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这表现在: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高职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4.自我心理问题。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表现在自卑自贱心理严重,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是社会的成员。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当代高职生生活在一个变化激烈的时代――社会结构变化,收益分配调整,信息急剧膨胀,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学生群体中来。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是“制造人格的工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家庭不和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信心的发展,易引起心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