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障碍研究(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心理障碍;竞争压力;人际关系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变化着的现象当中,人们更注意生活质量、学习工作效益、娱乐的效果,而这一切归之于健康。由于当代社会的急骤转型.社会竞争机制和经济的杠杆作用日趋明显和强化,使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困惑和迷惘从而导致其个体心理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1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1.1人际关系与心理障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一个夫妇一个孩子.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人口膨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因素。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各方面都是优于非独生子女的,但同时也有其脆弱的一面。他们从小在温室中长大,与其他伙伴接触的机会很少.他们似乎就从来不懂得什么是关爱别人,什么是尊重他人,似乎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有“selfishness,只懂得关爱自己,绝对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一点点“伤害”。来到大学,大家一起住进宿舍,他们一下子就变得不知所措。因为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家中同样都受家长的关爱,这时大家住在一起都各自进行自己的business,他们之间有快乐不会同享,有困难不会共同承担;他们自己生病时,由于平时都没有也没有想到过关心照顾别人,自然其他人也不会照顾他,这时,他就变得优郁、焦虑,黯然泪下,一时就想起自己的亲人,越是这样想越是心理痛苦,渐渐地心理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厌恶自己的室友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变态心理,看到他们的一肇一笑他们就嫉妒,逐而产生打击他人的心理。
1.2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
大学生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跨进了大学的校。他们可以说完成了父母的夙望,认为在大学可以好好享受一番。但是大家均来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有来自大城市的,同时也就有来自边远的山区,显然,富裕程序相差悬殊,自然“享受”的程度是不同的。来自贫困边远地区的学生看到大城市学生出人“迪吧”、“网吧”、手拿移动电话、腰跨BP机、头戴“耐克”、身着“阿迪”、脚踏“李宁”,他们心里油然而生地产生羡慕。客观地说,这是自然的,如果心理调节的好或许还能成为一种动力,更加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倍加努力地学习;但是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其差,加之没有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他们变得怨天尤人,变得焦躁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也开始“装扮”自己,毕竟自己的财力有限,于是心理障碍就会愈来愈严重。
1.3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的不完善的矛盾
大学生已进人青年中期,性生理基木成熟、性意识增强。这时的青年有了性冲动和性要求,他们渴望与异性交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以至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不理解,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还有的因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有的不免陷人感情的漩涡,失恋、单相思困扰着他们,随之而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愤怒等感情、情绪,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的发展为精神疾病。
1,4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
某高校一名数学系新生在中学得到老师宠爱、同学羡慕的“数学尖子”,升入大学后不久,在一次新生摸底考试中未能及格,自信心顿然间坍塌,在一个寒冷的早晨跳楼自杀。某大学一女生苦心想进人“优秀毕业生”行列,以便分配到如意单位,她总觉得周围所有同学都在与她竞争,终致神思恍惚,无心学习,未及毕业就休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