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英语教学论文>浅谈职业院校英语的分类推进(一)

浅谈职业院校英语的分类推进(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英语 分类推进 因材施教
  论文摘要:本文从理论出发,并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提出了职业院校英语基础课分类推进的方法。认为分类推进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目前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职业院校英语基础课的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班级和学生群体。这些学生群体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各自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英语成绩差异性就更大,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加剧,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要扭转这种教学被动的局面,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实施“分类推进”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有关“分类推进”的理论
  
  “分类推进”思想,最早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大家知道,孔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时采取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手段。
  从国外来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类推进”就是要最大限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二、具体操作与方法
  
  分层教学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在教学目标、施教方法、练习与作业、测试等方面分别进行处理,即要进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操练分层、作业分层、测试分层等。
  1.学生分类
  在班内将全班学生进行“分层”。首先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将全班学生分为优(A组)、中(B组)、差(C组)三个层次,对优生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待差生要以差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对待中等同学,要求他们重在独立完成课堂要求。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根据新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主动减缓坡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积极参与、主动参与、有效参与。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教学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本文前面已述,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情况和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如果发现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有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50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学生也可以调换到C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时,要以C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对优生重在鼓励多学;对中等生重在指导如何学;对后进生重在辅导知识点,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对优生(A组)可以直接通过自学,在全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对中等生(B组)重点以把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后进生(C组)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以把握基础知识为主,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教师以提高学生学习爱好为主,提高学习信心,能坚持努力学习,上课用心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