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控教学改革中的《项目分析》课程的教学(一)
详细内容
[摘要]《项目分析》是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本文主要介绍本门课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等。
[关键词]项目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中职教育的示范专业、骨干专业,是装备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一个专业。培养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则是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我校于2006年进行了数控教学改革试点,目前完整的一个教学过程已经结束,下面根据《项目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本课程的认识。
一、《项目分析》课程的重要性
数控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往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项目教学的模式。专业课的教学进行了彻底的改变,不再按照以往的学科教学来进行,而是按照模块来进行。每个模块均设置了三门专业课,分别是《项目分析》、《项目策划及实施》和《质量检测与分析》。
《项目分析》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门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初级车工、钳工、铣工、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掌握各工种在加工过程中应具备的必需的理论知识,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考取中级数控车(或铣)工技能证书的理论水平。可见,本门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毕业后不经培训即可上岗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项目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
《项目分析》课程是以给定的加工零件图样为对象,结合零件实物,详细分析出零件的加工信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先使同学们具备看懂零件图的能力,进而再具有分析零件工艺过程的能力。
1.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部分
要想读懂所给零件图的全部信息,必须要了解图样是如何绘制出来的。该部分需要讲述国家标准对机械图样的基本规定、常用的几何作图、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基本几何体与组合体的投影、图样的表达方法以及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只有掌握了上述知识点,才能够绘制出零件的机械图样。
机械图样的识读则需要下面两个知识点的支撑。第一,能够熟练地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根据所给图样分析出零件的形状结构。第二,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知识,读懂图样上给出的其它信息。掌握了机械图样绘制与识读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就能够读懂零件图,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零件各部分的准确尺寸。
2.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部分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文字说明的技术要求四部分;装配图的技术要求包括配合尺寸和文字说明的安装、检验、使用要求。
3.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部分
机械零件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掌握所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机械性能、使用范围等基本知识,是每个机械加工人员必须做到的。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的金属材料,比如碳素钢、铸铁、合金钢等的机械性能、牌号、使用范围;常见的热处理方式,比如淬火、回火、退火、调制处理、时效处理等的概念、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