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院校实行股份制、市场化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一)
详细内容
摘要:在为教学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代写论文,采用股份制、市场化的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围绕专业办产业,组建校企结合的股份制公司,为师生提供操作平台,既提高了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为股份制公司提供了智力、技术支持,实现了“双赢”。
关键词:股份制;市场化;校企结合;机制
2004年2月,教育部先后在湖南永州、湖北武汉、江苏无锡召开了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经验交流会。这一方面表达了教育行政部门强力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的意愿和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相研结合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实践证明,“办得好的学校,都是跟企业有了广泛合作关系,产学研搞得比较好,比如上海第二工大等等”〔1〕。所以周济部长说:“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以前,大家总觉得产学研结合是我们做好高职教育的重要措施,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般性措施,而是一条必由之路,根本之路。”〔2〕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探索――“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
一、建立股份制、市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从知识分类的规律来看,这类人才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即操作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等;而怎么做的知识的掌握按知识的转移规律来讲主要是靠实践教学获得。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工学交替”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教与学〔3〕。因此学校应提供“工学交替”的教学载体,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方便。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围绕行业,紧联企业,市场机制,股份运作”新机制的要求,在部分专业进行了“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的探索,即在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采取股份制方式,引进社会、行业、企业的人力、物力、智力、信息资源,同校内资源进行整合,成立股份制公司。公司既是教学实体,又是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和研发的经济实体,师生既是教与学的主角,又是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和研发人员,公司的技术人员既从事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和研发,又是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践证明,这一新机制为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
二、股份制、市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1.学院产业的概况
近三年来,按照“围绕行业,紧联企业,市场机制,股份运作”的要求,学院先后组建了九个股份制的产学研结合的公司(企业)。机电工程系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原孝感市四方模具厂成立孝感市鄂职四方模具有限公司,围绕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成立孝感鄂职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人文艺术系围绕广告艺术设计与建筑装饰技术等专业,引进原金艺柯达公司成立了孝感市富通广告有限公司,围绕印刷技术专业将原校办印刷厂改制为孝感市恒益印刷有限公司;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围绕计算机类专业成立了旭升计算机公司;医学院围绕医学类专业成立了惠济康复中心;护理系围绕高级护理专业成立了安琪尔美容美颜中心;科技开发总公司围绕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临床医学等专业引进孝感市机床厂等企业组建了孝感市鄂职九州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孝感市亚光医用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这九个公司(企业)的注册资本近?2 000万元,其中四家公司由学院控股,五家公司由校外企业法人控股。
2.管理体制
专业实体化公司的管理体制概括来讲就是股份制和市场化。具体表现在:(1)专业实体化公司是主业,具有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而非副业,以生产为主。(2)专业实体化公司按公司法进行组建、注册,按市场规律进行经营管理,按常规商业公司进行运作,自负盈亏,依股分红,按劳计酬,保持其经营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减少了学院的负担,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3)资金按股份制方式进行筹集。如富通广告公司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进的合作企业出资,二是学院根据专业建设所购买的设备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投入资金,三是吸引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出资。出资形式可为货币、实物、技术及其他无形资产。(4)专业实体化公司实行董事会和监事会监督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经理部负责公司经营、业务拓展、教学科研、实习培训等管理。经理部由企业方和教学系派代表共同组成。公司管理业务、技术员工主要从社会和校内教师中招聘,一律采取聘任制,严格实行合同管理。(5)公司除了正常商业运作所需的业务部门外,增设一个实训、培训部,主要负责专业教学的实习实训安排与调度、校内外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课题探研、成果推广等。(6)在处理学院利益和公司其他股东利益时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和市场法则进行,学院的利益和公司各股东的利益在利润这一点上能得到统一〔4〕。公司生产追求利润,为教学服务也是获利的途径之一。学院和公司两个法人主体通过签订实习合同的方法平衡双方的利益。合同中要明确学生实习的质量标准和应支付的费用。
3.运作方式
各专业实体化公司运作方式各具特点,整体上看大同小异。其核心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和企业生产规律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其关键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处理好教学和生产的关系,找准教学实习和生产之间的矛盾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如机电工程系在构建数控人才培养模式时,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学生上机床操作难和保证学生顶岗训练时间难两个问题。为此在有公司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从整体上架构任务驱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设计时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线,按生产流程分层递进,设计课程模块,重构课程内容,并实施了“数控技术人才四阶段培养模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