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浅析(一)

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浅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大二是大学中承上启下的阶段,因此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章以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出发点,从大二学生个人、学校、企业三方面探讨分析了影响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帮助大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化的“个人+学校+企业”模式。
  【关键词】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校;企业;政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用人机制市场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加大,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未来一段时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四年,大一是适应期、大二是过渡期、大三是成长期、大四是冲刺期。在成长的不同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特点和意义也不一样。大二是大学四年中承上启下的最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的好,它将指引大二学生在接下来的三年大学时光里有针对性的强化个人特长和能力,有效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反之,厌学、逃课、作弊、玩游戏等现象将充斥大学生活,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失去宝贵的大学时光,更是失去了以后就业的有效竞争能力。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将来的人生职业路线和职业通道的设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是大学生自己、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1 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1 从学生个人方面来看:其一,是大二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大二学生虽然生理发育已经基本上等同于成年人,但是心理发育却并不成熟,主要表现在看待问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事物的认知主观性过强,缺乏客观理性的思维推理和分析,常常轻易否定一切,下不切实际的结论,对事物不能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另外大二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从而导致他们情绪自制力差、适应力不强、成就动机过于强大,团队意识弱,人际冲突管理的能力欠缺。
  其二,是厌学问题严重。和大一学生相比,大二学生已经习惯了大学里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大三、大四的学生相比,大二学生的压力又要相对小很多,因此导致在大二学生群体中,厌学问题非常普遍。许多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采取各种方法逃避。主要表现为旷课、逃学、上课走神、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最终致使挂科现象屡见不鲜。此外,打牌、上网、玩游戏等消磨时光的活动却风靡校园。
  其三,是大二学生不能准确审视自己,对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认识不清楚。比如大二学生不能准确认识自我的性格、兴趣、特长,不能准确区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能很好的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社会认知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分析社会现象、问题、环境等。
  其四,大二学生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规划的盲点, 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 缺乏关于专业、学业、就业、职业关系的认识,不知道未来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大二学生普遍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思考。这无疑地增加了以后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和挫折。
  1.2 从学校方面来看:其一,是学校理念上不重视。现在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高校很少,即使开
  设了,也主要是集中大三、大四的公共选修课程当中。开设的目的也多是和学生的就业指
  导课程相关的,真正涉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不多,实践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并且,众所
  周知,相对于必修课而言,学校对公选课考核较为松懈,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考核环节
  的薄弱,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也没有压力。直接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缺乏。
  其二,是高校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工具和辅导人员缺乏。高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所投入的政策、资金、人员严重不足,是导致相应的测评工具、辅导人员缺乏的主要原因。“知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然而,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学校专门机构的人才测评工具,需要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老师的指导,从而进行一个科学、客观的自我评估。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配备专业的人员、运用科学完善的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测评。即使有,大部分也是从外国引进,受文化背景、价值观差异的影响,使这些测评工具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往往不能满足我国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
  其三,缺乏一支具备经验和专门知识的,从事职业生涯指导的师资队伍。虽然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选修课程或讲座,但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而且,只在学生毕业时对其进行简单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个人目标及职业方向上不能给以实质性的指导。由于师资短缺,针对高校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仍是空白。就业指导专家缺乏,高校就业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在高校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教师队伍,流动性强,且大部分是选留工作的年轻辅导员,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欠缺。
  其四,目前,我国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从观念到管理体制上.与人才的培养有着严重的割裂现象,负责就业指导的部门大多不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而负责培养的主要部门又没有很好地研究就业问题。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和统一,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其五,缺乏专业及学习规划指导,机制不健全。只是简单的毕业指导宣传和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选修课程或讲座,没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系统化的指导体系和机制。导师制的实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大二学生参加职业训练,职业实践、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欠缺。
  1.3 从企业方面来看:
  其一,是过分强调经验。大部分企业在招聘人员时,为了节约培训成本,往往将有无工作经验看成是应聘人员能否被录用的唯一条件。和社会上的人员相比,大学生自然在工作经验上成为弱势群体。
  其二,是对实习生持排斥态度。一部分企业认为实习生是企业的累赘,对企业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另一部分企业则不愿意为实习生提供机会和条件,认为培训成本太高。大多数实习生由于课程和考试的安排,无法长期在企业呆下去。因此,企业不愿意为这种停留时间短暂的实习生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缺乏社会责任。
  其三,是企业不愿承担实习风险。由于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存在责任制不明晰,工伤保险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一般不愿承担接收实习生的风险。缺乏保险责任制。
  其四,是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知识偏离。前程无忧网对全国1800家企业和10663名大学生展开的一项暑期兼职实习调查情况显示:尽管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兼职月薪在1000至1500元之间,但由于兼职实习与就业关联度低、与所学专业不挂钩,适应性不强等,因此只有不足二成的大学生对兼职表示满意。同时,企业的满意度也低。
  
  2 做好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影响大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做好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生个人、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等全面参与,发挥合力,才能收到实效。就此问题,我们通过调查提出了“个人+学校+企业”的模式,对如何突破瓶颈,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