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试论当代少年作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一)

试论当代少年作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少年作家 文学
  论文摘要:少年作家成为当代文坛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正面影响有助于促进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激发他们创作兴趣。负面影响是有些内容比较极端片面,容易形成误导。少年作家今后文学创作应该坚持正确方向和选择。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少年作家群体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成为当代文坛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当代少年作家这一群体的个人生活、情感和内心特征与以往其他时代具有很大的不同点和差异性。由于中国社会重心的不断转移,人们的生活中心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一个以政治生活为中心的时代,90年代是经济生活,而到90年代末才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以文化和人本位为中心的生活时代。少年作家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少年作家化的作品主要读者是中、小学生,在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一)可喜的正面影响
  
  1、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社会普遍“重理轻文”的当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淡漠,是许多语文老师十分头痛的问题。而少年作家们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无疑给中学生增强了信心,激发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少年作家们用同龄人的心声去诠释社会人生这引起很多中学生的共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但是,这些作品内容简单,语言通俗,同样能够发表出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其不自觉地拿来和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文章并不成“作家”的时,那种成就感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文学艺术并非遥不可及,于是很多学生提起笔,进行模仿创作,客观上促进了学生学语文。
  2、推动中、小学生作文的创新与发展
  青春派作品在思想内容、结构形式、文风上都有着明显的创新,虽然这些创新不一定成熟,但毕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而且还由此生发出一些新的文学标准。内容上,它们写到了判逆、另类、时尚以及对恋爱和性的态度,这些肯定是传统教育很少涉及到的,但是又确实是当代中学生内心真实的写照,我们必须认真关注和引导,而绝不可视而不见或一味压制。结构上,这些作品出现了很多新颖的形式,我们暂且不谈这些作品是否具有标新立异之嫌,但它们肯定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有力突破。凡此种种,都意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影响中、小学生的写作创新。
  3、抚慰中、小学生的心灵
  少年作家以同龄人的笔触去并照这一代青少年躁动的心灵,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青春气息,与中、小学生达成了情感默契,这是他们赢得众多读者的原因。在21世纪,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感觉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差异远非几代人所能形容的,纯文学作家的艺术经验和价值标准远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期待视野,这一点上,青春派反映自己的生活无疑会比传统作家有优势。如果这些少年作家的作品内容能从正确的角度去引导,那么对学生的益智、启发作用肯定比教师的枯燥说教好得多。
  
  (二)必须引起注意的负面影响
  
  1、少年作家群体幼龄化趋势明显,误导学生走向辍学之路。
  少年作家们放弃了很多很多,才取得那么一点成就,这本身就影响和耽误了学习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他们知识的片面性,也注意了他们的作品永远停留在幼稚期。当代的中、小学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少年作家的现象,而是一味摹仿,如果也跟着做辍学写作的少年,其命运是堪忧的。
  2、商业炒作明显,误导学生的金钱价值观。
  一些少年作家在出名前可能无心做作家,但一旦出版社看中他们后,无一例外都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商业市场中。在商业价值观前,他们并没有真正去反思自己作品的价值如何。我们在倡导学生回归本性的同时,更应该奉劝出版界或舆论界,不要为了商业价值而自私地棒杀了这些有一定天分的少年作家,这不会促进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