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与执行:剑南春如何“控制”克林顿(一)
详细内容
2003年11月9日13时50分,一架深灰色波音727小型改装型客机缓缓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几个身材魁梧的美国保镖护卫下,一位神秘贵客步出机舱,获准进入停机坪的记者们虽然相隔甚远,但也从那全球闻名、极具标志性的白色卷发立刻知道了他的身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在机场会客厅与四川省省长张中伟短暂会见后,克林顿一行便在前来迎接的剑南春董事长乔天明的陪同下,驱车前往此行目的地——四川著名酒乡绵竹,并面带微笑进入了与剑南春约定的角色——剑南春拓展全球市场战略的揭幕大使。
创意发生:打动克林顿
这是剑南春为拓展全球市场特别策划的一次活动,也是中国企业"国际明星秀"中规格级别最高的一次。剑南春为什么要来这样一"秀"?作为一个企业,答案只能是:生存与发展。
由于啤酒、果酒、洋白酒三面夹攻,行业外资本的纷纷入侵,中国白酒的产销量在达到1996年的辉煌顶峰后便开始逐年下滑。据统计,我国白酒消费群大约3亿人左右,实际消费量为490万吨左右,今后中国白酒的国内市场只会缩小,基本没有扩大的可能,如果还有空间的话,只能是国际市场。
白酒的特殊性在于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才会有"喝酒就是喝文化"之说。中国白酒之所以始终难于进入西方消费市场,只能限于海外华人范围。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口味和成分检测标准,而是文化。西方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正是由于借助政治经济的强势将西方文化先行输入中国。中国企业则恰恰相反,由于中国发展的相对落后,中国文化始终未能引起西方世界的足够重视和深入了解,对中国文化的陌生直接导致西方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漠视。
要想加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步法,就必须出奇招,寻找一个便捷的突破口。剑南春曾在2002年举办大型时尚诗乐舞《大唐华章》,迈出了文化国际战略的第一步。正当剑南春的各部门感叹"很难再有什么文化营销活动能够超越《大唐华章》"时,董事长乔天明忽然忆起一件往事,并立刻激发了的创意灵感:一位曾为国会议员的美国人沃尔夫十分喜欢喝剑南春,乔天明曾经委托他将剑南春赠送给了当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