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总裁>企业总裁的专属神话是否能持久延续

企业总裁的专属神话是否能持久延续

详细内容


  如果你是名交警,和满屋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同处一室时,这种过时的风格会起作用。但这些年来,这种工作方式却让企业总裁梅耶尔和其他同事生分起来。

  企业总裁梅耶尔的同事萨拉・卡曼格(SalarKamangar)对“女强人”的做法尤为抵触。现任YoutubeCEO的卡曼格,是谷歌的第九名员工,负责起草这家谷歌旗下视频公司的商业计划,处理财务和法律方面业务。卡曼格年纪比企业总裁梅耶尔略小,与企业总裁梅耶尔几乎同时在谷歌起步,但曝光率没有企业总裁梅耶尔高。

  卡曼格和企业总裁梅耶尔经常爆发冲突。企业总裁梅耶尔语速向来以快著称,卡曼格几乎没有插嘴的机会。崩溃成为小卡的常态。一位熟悉内情的谷歌员工提到:“在学术讨论中,这还凑合,因为你提出了最好的想法,你最有发言权。但在这不行,这里掺杂了个人情感。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无论你多么努力,在辩论中都赢不了,因为你没有说话的机会。肯定会出问题。”

  两位元老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卡曼格先获提拔,晋升副总裁。气愤的企业总裁梅耶尔一度威胁辞职,几个月后她才安慰性地得到提升。

  还有一件事,很让同事们头疼。企业总裁梅耶尔把学术界的那一套,未加改装的搬到了公司。多年来,如果想和她谈话,你只能利用“工作时间(OfficeHour)”,就像大学老师一样。企业总裁梅耶尔会在网上发布一个电子表格,要求想和她谈话的人在表格上登记,每人大约有5分钟时间。这个时候来到谷歌,你就能看到这样一个景象:每到下午的工作时间,企业总裁梅耶尔的办公室外面总会排起长龙,附近的沙发上都挤满了等着面谈的人。助理产品经理们,有点像等着接受面签,不时看看手表,向前张望一阵,然后继续等。小经理们当中,有时还“隐藏”着位高权重的谷歌副总裁。

  产品发布会和升级改动,这些都需要企业总裁梅耶尔签字同意,再加上“工作时间”的折磨,有些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对企业总裁梅耶尔心生厌恶。

  多年前雇佣招聘了企业总裁梅耶尔的谷歌元老克雷格・希尔弗斯坦(CraigSilverstein)说道:“她的缺点是不知道分派工作。她自己每天只需要睡4个小时,比大多数人多出4、5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如果是你,你也不会学习怎么分派工作,因为你知道不需要。”

  “签字难,难于上青天。”也许每位需要和企业总裁梅耶尔打交道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都有这样的感觉。感触最深的,或许应该是负责谷歌搜索的工程师们。他们当中,有人明确表示过,工作因为企业总裁梅耶尔被拖延,。阿米特・辛格哈尔(AmitSinghal)就是其中之一。

  辛格哈尔是负责研究驱动搜索引擎算法的工程师之一。2001年,他重写了拉里・佩奇(Larry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编写的原代码,被人们称作“谷歌人(GoogleFellow)”,在公司里是个名副其实的“重量级人物”。
  一位前谷歌员工提到,辛格哈尔和其他3位搜索工程师,找到了拉里・佩奇,要求将企业总裁梅耶尔调离谷歌搜索业务高层。“这四个人一直深受困扰,他们说:”我们希望改变目前的状况。‘企业总裁梅耶尔喜欢说:“必须等我看完,你们才能发布。’。他们喜欢说:”但是只有三个星期了。‘“辛格哈尔等4人对拉里・佩奇,说:”选她还是我们,你来决定。“佩奇做出了选择,我们都知道后来的结果了。

  还有人说,佩奇把企业总裁梅耶尔调离搜索高层,是听取许多人的意见后做出的判断。一位谷歌员工谈到:“拉里重任CEO后,发现玛丽莎过于倔强,引发了其他股东的不满。”另一位熟悉内情的谷歌员工说:“大家都同意,应该做些改变。”

  “有时,她会陷入麻烦,因为她有野心。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她太强悍了。关于她的流言蜚语不绝于耳。因为她太年轻、太成功。”

  企业总裁梅耶尔事业受阻的最后一个原因:谷歌已经成长起来,不再是创业公司。截至2010年,谷歌拥有2.4万名员工。这个时候的谷歌不再是曾经的谷歌,不再是靠人情关系搞定领导人,就可以得到一切的时候了。一位经历了这场变动的内部人士表示:“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运作公司了。公司发展以后,你必须雇佣一些有相关经验的员工,不讲道理的乱来行不通了。”

  所以,到2011年初,玛丽莎・企业总裁梅耶尔在谷歌的发展彻底搁浅。但是,另一个更大的几乎正徐徐向她走来。

  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下午,雅虎首席财务官迈克尔・巴雷特(MichaelBarrett)在纽约肯尼迪机场,等待登上飞往伦敦的航班。突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一位女记者激动地在电话另一边说道:“天啊。你有新老板了。你怎么看?”巴雷特这才得知了一个重磅新闻:雅虎有了新的CEO,来自谷歌的玛丽莎・企业总裁梅耶尔。

  巴雷特被惊呆了。一个月前,他自己才从谷歌跳槽到雅虎,而且在谷歌的工作显然更好一些。离开谷歌,只是因为雅虎主席弗雷德・阿莫罗索(FredAmoroso)告诉他,临时CEO罗斯・莱文索恩(RossLevinsohn)即将转正。

  巴雷特返程后的路上在琢磨:究竟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就上演了2011年夏天,玛丽莎・企业总裁梅耶尔来到雅虎之前的故事。

  避险基金ThirdPoint老板丹・洛布(DanLoeb)对雅虎提出有条件的投资,即辞退董事会部分成员,任命自己选择的CEO.洛布判断雅虎仍具备投资价值,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每个月,Yahoo.全球访问量仍能达到7亿人次甚至更高。即便这些年来,雅虎没推出过什么像样的产品。第二点,雅虎明智地投资了两家亚洲网络公司――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Yahoo!Japan),但管理层并未很好利用。

  考虑再三,洛布购入了雅虎5%的股份。开始写信,作动员,游说股东们解聘现任CEO和几位董事会成员。在信中,洛布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十年来,雅虎经营不当,董事会应负主要责任。

  12月,雅虎董事会聘用PayPal总裁斯科特・汤普森(ScottThompson)作为公司CEO,以安抚洛布。但洛布显然不为所动,反而开始公然劝说汤普森增加新董事会成员。暗地里,洛布邀请自己的参谋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Wolf),帮他寻找汤普森的继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