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总裁>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取代百度是谷歌的目标

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取代百度是谷歌的目标

详细内容


9月17日下午谷歌中国2009“赢在谷歌”企业营销论坛在广州召开。刘允刚刚开始全面负责谷歌大中华区销售与运营业务的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新官上任烧的三把火之一,他当然出席了该论坛,并对到会的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潜在客户热情演讲。珠三角有众多中小企业,这个论坛和广州天然契合。

刘允也很重视这把营销论坛的“火”,他们打算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全国25个城市举办29场论坛,再加上每个城市的媒体见面会,新任的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并不轻松。

现阶段,任何问题都难以避开李开复

媒体见面会上,几乎每个记者提问都提到了李开复。关于谷歌中国未来的发展,关于现阶段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都避不开李开复的谷歌四年。尤其是,关于谷歌中国在“后李开复”时代“花开两枝”“分而治之”的高管构架,由杨文洛负责研发和产品,销售运作及商务部分则由刘允负责,很容易让人有这样一个疑问:是不是谷歌中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大中华区总裁人选?

面对这个问题,刘允的回答不偏不倚,也很官方:“开复帮助谷歌打下人才、技术、品牌知名度等多方面都非常好的基础和局面,现在改成这样的管理结构只是依循谷歌全球统一的模式”。同时他强调,“谷歌需要团队所有人的努力,谷歌的今天也是谷歌人一起创造出来的”。

应届毕业生注意了,到谷歌工作不是梦

刘允上任烧的第二把火是加大谷歌中国的销售队伍。据知,目前谷歌中国的销售团队仅有几百人,而百度的销售队伍有几千人。且谷歌素来给人以“天才集中营”的印象,笔者一直好奇谷歌的人都是怎样招聘进去的。眼见这将要扩招的营销队伍,不禁发问:这支营销队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当下找工作尤其艰辛的应届毕业生有没有机会?

听到这问题,刘允笑了,很诚恳也很直率的回答:“没有问题。市场的变化有太多机会要去获取,服务企业是我们一个最高的标准,我们希望能有更好的团队更多人力能为这些企业做更好的服务。我们在招觅天下各种优秀人才来加入这个团队。”

一周应酬几次饭局?用户体验才是关键

著名管理专家、并购专家、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曾说:“IBM大中国区总裁周伟琨一个星期应酬8次饭局,所以,IBM能深入中国市场。”如果做不到周伟琨这一点,“进入中国的努力就算不及格”。时代周报记者在采访李开复时,曾把王育琨的这一看法抛给了李开复。李开复当时的回答是:“互联网公司与IBM不同,谷歌非常独特,我就算一个星期应酬10次饭局,也没有用,没用”。

笔者也就此话题问到刘允:就任现在的职位后,一周应酬几次饭局。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大谈搜索引擎用户体验是关键,互联网上的企业是重点,一切以服务用户为重,帮助企业提升等。还说到他的工作重点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出更好的产品,尽管这过程也需要更多的沟通。

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全面取代百度就是谷歌的目标

百度和谷歌,你喜欢用哪一个?面对这样的问题,多数中国网民的回答是:先用百度,如果百度没法解决,那再试试用谷歌。就两者用户体验来说,笔者做过小调查:一般来说,百度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生活上的或者工作上的;而谷歌可以解决一些专业化的问题,比如搜索专业论文,又或者是找地图。

刘允显然对现阶段谷歌用户仅能得到这样的体验很不满意,他表示,他战略蓝图里的谷歌是要解决用户所有资讯的要求,达到所有用户都能用谷歌解决问题。谷歌要提供的最大化的价值。要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他的原话是:“谷歌可以做到的东西比他(用户)能想象到的还多得多”!

“所有用户”、“价值最大化”这些包揽性的词汇描述出来的这个谷歌,不就是全面替代百度吗?对此,刘允的回答是“我们从不惧怕竞争!”“我们也欢迎竞争!我们在竞争中学习”。

而易观国际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谷歌中国未能守住上一季的市场份额,首次跌破30%,而百度的份额则较上一季度59%继续增至61.6%,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后李开复”时期的谷歌要达到“取代百度”理想化的状态显然不仅仅需要新官烧火,更需要时间。